风洞试验WDPR支撑系统流致振动和气动干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9 11:40
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Wire-Driven Parallel robot,WDPR)应用于风洞试验,因其牵引绳系对飞机模型接触点周围的流场干扰小且易于高效完成各种复杂运动规律等诸多优点,为风洞试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支撑方式。对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在低速风洞中的应用研究,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牵引绳受流场影响的流致振动特性作了详尽分析。首先,就绳系支撑机构需要对牵引绳施加预紧力问题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低速来流状态下能满足基本工作需求的最佳预紧力。其次对牵引绳在流场中摆放角度的不同,分析了其对绳振动特性的影响,发现绳位置角度的变化,对绳振动特性影响较小,只会对绳的最大振动幅值产生一定影响,其最大振动方向不会改变。为进一步拓展绳牵引并联支撑在风洞试验中应用,能适应来流速度的范围,文中对不同风速下支撑系统牵引绳的流致振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本文进一步对八根绳牵引飞机模型在流场中流致振动导致飞机模型质心位置变化情况做了分析。此外,为探究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在高超声速风洞中应用的可行性,本文对其所涉及的稳定性与气动干扰问题进行研究。以10°尖锥标模为例,设计了八根绳牵引的并联支撑系统,可以通过调整绳长控制...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SACSO风洞试验支撑系统??
根牵引绳并联机构
根牵引绳并联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圆柱涡激振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及春宁,李非凡,陈威霖,宋晓阳. 海洋技术学报. 2015(01)
[2]弹箭模型高速风洞张线支撑干扰试验方案研究[J]. 于卫青,刘高计,李通,袁先士,夏广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4(05)
[3]FL-26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动态仿真分析[J]. 陈万华,王超琪,谢国栋,陈振华. 中国机械工程. 2012(02)
[4]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静刚度解析[J]. 刘欣,仇原鹰,盛英. 机械工程学报. 2011(13)
[5]基于索力优化的FAST柔索牵引并联机构的静力学分析[J]. 李辉,朱文白,潘高峰. 工程力学. 2011(04)
[6]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判定条件与解析表达[J]. 刘欣,仇原鹰,盛英. 机械工程学报. 2011(03)
[7]6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飞行器模型单自由度振荡运动的动力学分析[J]. 黄琴,郑亚青,林麒. 工程力学. 2010(10)
[8]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模型气动试验研究(英文)[J]. 肖扬文,林麒,郑亚青,梁斌.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10(04)
[9]风场中长单索结构流固耦合效应的动力学分析[J]. 王春江,陈锋,周岱. 力学季刊. 2010(02)
[10]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进舱缆线连接机构的设计及其静力学分析[J]. 李辉,朱文白,潘高峰.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7)
博士论文
[1]水下柔性结构流固耦合动力效应研究[D]. 雷凡.武汉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考虑流固耦合的大位移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研究[D]. 顾恩凯.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基于CFD的斜拉索气动特性研究[D]. 王妍.西南交通大学 2011
[3]索结构流固耦合风振响应分析[D]. 陈锋.上海交通大学 2010
[4]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机构支撑的模型气动载荷测量研究[D]. 肖扬文.厦门大学 2009
[5]3R3T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系统分析与运动控制[D]. 梁斌.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2524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SACSO风洞试验支撑系统??
根牵引绳并联机构
根牵引绳并联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圆柱涡激振动研究进展与展望[J]. 及春宁,李非凡,陈威霖,宋晓阳. 海洋技术学报. 2015(01)
[2]弹箭模型高速风洞张线支撑干扰试验方案研究[J]. 于卫青,刘高计,李通,袁先士,夏广东.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4(05)
[3]FL-26风洞模型支撑系统动态仿真分析[J]. 陈万华,王超琪,谢国栋,陈振华. 中国机械工程. 2012(02)
[4]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静刚度解析[J]. 刘欣,仇原鹰,盛英. 机械工程学报. 2011(13)
[5]基于索力优化的FAST柔索牵引并联机构的静力学分析[J]. 李辉,朱文白,潘高峰. 工程力学. 2011(04)
[6]绳牵引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判定条件与解析表达[J]. 刘欣,仇原鹰,盛英. 机械工程学报. 2011(03)
[7]6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飞行器模型单自由度振荡运动的动力学分析[J]. 黄琴,郑亚青,林麒. 工程力学. 2010(10)
[8]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模型气动试验研究(英文)[J]. 肖扬文,林麒,郑亚青,梁斌.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10(04)
[9]风场中长单索结构流固耦合效应的动力学分析[J]. 王春江,陈锋,周岱. 力学季刊. 2010(02)
[10]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进舱缆线连接机构的设计及其静力学分析[J]. 李辉,朱文白,潘高峰.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7)
博士论文
[1]水下柔性结构流固耦合动力效应研究[D]. 雷凡.武汉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考虑流固耦合的大位移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研究[D]. 顾恩凯.中国海洋大学 2012
[2]基于CFD的斜拉索气动特性研究[D]. 王妍.西南交通大学 2011
[3]索结构流固耦合风振响应分析[D]. 陈锋.上海交通大学 2010
[4]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机构支撑的模型气动载荷测量研究[D]. 肖扬文.厦门大学 2009
[5]3R3T六自由度绳牵引并联机构系统分析与运动控制[D]. 梁斌.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82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68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