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9 17:26

  本文关键词: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黏粒 土壤砂粒 植被类型 坡位 土壤侵蚀


【摘要】:通过分析红壤丘陵区农田坡面14个0~100 cm剖面的土壤颗粒组成,结合研究区土壤侵蚀等相关资料,拟阐明坡面尺度土壤砂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自然条件下土壤颗粒组成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坡面尺度土壤砂粒、粉粒和黏粒均呈现出中等的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分别介于17.6%~23.2%、10.7%~15.8%和13.5%~17.0%。由于粗颗粒的沉积,花生地和橘园地均表现出坡下的砂粒含量显著高于坡上和坡中(P0.05),黏粒含量坡下显著低于其他坡位(P0.05);由于黏粒更容易随入渗过程向深层运动,两种植被类型均表现出土壤砂粒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P0.05)、黏粒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5)。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粉粒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规律(P0.05)。砂粒含量随坡位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程度均大于粉粒和黏粒。植被类型及相应的耕作制度影响土壤颗粒的分布,土壤砂粒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在花生地表现得强于橘园地;橘园地土壤黏粒含量在垂直方向上的迁移速率大于花生地,而对粉粒含量的分布规律影响不大。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土壤黏粒 土壤砂粒 植被类型 坡位 土壤侵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23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1B04)资助
【分类号】:S152.3
【正文快照】: 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土壤颗粒是组成土壤结构体的基本单元,且为土壤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1],它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比如,土壤颗粒组成影响土壤的保水性[2]、保肥性[3]和抗侵蚀能力[4]。土壤细颗粒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伏雄,宋瑞玲;测定昆仑山区土壤颗粒组成所出现的问题及其改进[J];土壤;1990年06期

2 朱秋潮,范浩定;土壤颗粒组成分级标准的换算[J];土壤通报;1999年02期

3 高峻,黄元仿,李保国,张世熔,张凤荣;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剖面分层的空间变异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年02期

4 张世熔,黄元仿,李保国;冲积平原区土壤颗粒组成的趋势效应与异向性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5 张崇玉,李生秀;土壤颗粒组成与固定态铵之间的关系[J];土壤学报;2004年04期

6 逯海叶,李平;地表温度和土壤颗粒组成对抗剪强度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罗绪强;王世杰;张桂玲;王程媛;;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异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2期

8 陈丽琼;;比重计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的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0年04期

9 周斌;徐海量;熊黑钢;;河水漫溢对塔里木河下游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4期

10 孙艳俊;张甘霖;杨金玲;赵玉国;;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壤颗粒组成制图[J];土壤;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纪杰;不同复垦机械压实对土壤物理特性影响的模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2 崔宏;退耕还湖后不同植被群落下湿地土壤有机质及磷素含量差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1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01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