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原始暗针叶林生长季的土壤呼吸特征
本文关键词:藏东南原始暗针叶林生长季的土壤呼吸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藏东南原始林生长季土壤呼吸特征,以了解藏东南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中各设置典型样地3块,用LI-8100土壤碳通量仪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取土样测定其理化特性,以此分析2种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1)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呈近似"n"型,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25±0.74)和(2.95±0.62)μmol/(m2·s);不同月份下2种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7月8月6月,同月份下为林芝云杉林大于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响应较急尖长苞冷杉林敏感。(2)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均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R2分别为0.75和0.94),而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R2分别为0.71和0.79)。(3)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日碳通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R2分别为0.91和0.82),而与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R2分别为0.88和0.89)。【结论】西藏暗针叶林生长季土壤呼吸主要受土壤温度和水分调控,也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农牧学院;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关键词】: 原始暗针叶林 土壤呼吸 土壤理化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61033,31460122,31360119) 西藏林芝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项目(2012-LYPT-DW-016)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2016)
【分类号】:S714
【正文快照】: 森林生态系统对土壤CO2的释放贡献巨大,也是全球碳库的重要组分[1]。森林土壤呼吸主要包括土壤自身呼吸、植物群落的根系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动物呼吸4个部分[2-3]。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活动强度的改变主要是由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引起的,从而导致森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宗强,史作民,冯起;气温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状况土壤呼吸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2期
2 张东秋,石培礼,张宪洲;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7期
3 曹建华,宋林华,姜光辉,谢运球,游省易;路南石林地区土壤呼吸及碳稳定同位素日动态特征[J];中国岩溶;2005年01期
4 冯文婷;邹晓明;沙丽清;陈建会;冯志立;李检舟;;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季节和昼夜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比较[J];植物生态学报;2008年01期
5 周海莲;孙刚;张凯;徐小牛;;合肥市森林土壤呼吸特点及其影响因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邓爱娟;申双和;张雪松;李永秀;谢轶嵩;;华北平原地区麦田土壤呼吸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9年11期
7 丁访军;聂洋;高艳平;吴鹏;胡蕖;;黔中喀斯特地区5种林型冬季土壤呼吸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01期
8 丁访军;高艳平;吴鹏;崔迎春;胡蕖;;喀斯特地区3种林型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3期
9 姜艳;王兵;汪玉如;杨清培;;亚热带林分土壤呼吸及其与土壤温湿度关系的模型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7期
10 杜紫贤;曾宏达;黄向华;魏国军;李熙波;张静;杨玉盛;;城市沿江芦苇湿地土壤呼吸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国;朱波;;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英平;;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凯;许晓静;徐小牛;;合肥城市绿地土壤呼吸初探[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洪建;严俊霞;汤亿;;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与反馈——油松林地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水分关系的定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谢锦升;杨玉盛;陈光水;高人;杨智杰;郭剑芬;;植被恢复对严重侵蚀红壤碳吸存和土壤呼吸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玉盛;陈光水;王小国;高人;李震;金钊;;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呼吸动态及通量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洁;汤玉喜;吴敏;李永进;王胜;;洞庭湖区滩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动态[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8 肖孔操;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植物残体与土壤pH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敏;孔正红;;崇明岛人工林土壤呼吸研究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唐洁;汤玉喜;吴敏;李永进;王胜;;洞庭湖区滩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动态[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郭起豪;土壤呼吸里的“碳秘密”[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周飞 申卫军;大气CO_(2)浓度影响土壤呼吸[N];广东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寒温带冻土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姜继韶;施氮和轮作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3 李洪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时伟宇;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典型森林群落土壤呼吸动态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5 雷海清;北亚热带毛竹材用林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贾子毅;干旱区白刺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增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孔雨光;苏北海岸防护林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量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张鸽香;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殿君;极端干旱区泡泡刺群落土壤呼吸对增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10 刘彦春;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呼吸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增温和降雨减少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本文编号:1001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0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