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的凉山州春苦荞气候适应性区划
本文关键词:基于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的凉山州春苦荞气候适应性区划
【摘要】:根据凉山州春苦荞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各县历年春苦荞产量资料,将凉山州春苦荞全生育期划分成4个阶段,采用各阶段各个气候因子与荞麦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组合构建各气候因子的权重系数,以昭觉作为参照点,统计分析了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系数和相似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距离为区划指标,结合GIS分析技术进行基于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的凉山州春苦荞麦气候适应性区划.通过调研并与当地荞麦优势产业规划比较,基于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区划结果更符合实际,区划指标既满足气候相似性原则,又更具生物学意义,区划结果为凉山州春苦荞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凉山州气象局;凉山州农业局;
【关键词】: 气候多因子 权重相似 荞麦区划 四川凉山州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5082)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CAMGJ2012M44) 四川省气象局项目(2013-开发-08)
【分类号】:S517;S162.53
【正文快照】: 3.凉山州农业局,西昌61500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属蓼科,荞麦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子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纤维素和微量的钙、磷、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硼、碘、镍、钴等及多种维生素[1-2](Vb,Vb2,Vc,Ve,Vpp,Vp),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江;杨明凤;崔静;吕新;;基于GIS的棉田土壤养分数据库的建立[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2 王军;陈振楼;王东启;刘杰;许世远;;长江口湿地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总通量量算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3 杨凤海;王帅;刘晓庆;沈能展;;基于ArcGIS的近10年黑龙江省旬平均气温插值与建库[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4 李卫宁;匡昭敏;卢远;李莉;何立;罗永明;曾行吉;;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9期
5 晋培育;李雪铭;冯凯;;辽宁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空演变与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11年10期
6 宋志华;;基于GIS技术的地价时空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9期
7 田雷;董德明;魏强;房春生;;3种空间插值方法在道路尘中Pb监测数据统计处理中的应用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5期
8 王衍斐;陈锁忠;都娥娥;陈文君;;GIS技术在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0年S2期
9 祖娟;马友华;刘根和;吴万春;支孝勤;;基于PDA-GIS的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的研究与建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年07期
10 夏伟;;被动式设计策略的适用性研究[J];建筑学报;2009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楠;区域矿产资源GIS评价关键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宋广树;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低温冷害诊断指标与远程决策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叶青;人工智能方法在估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D];华侨大学;2011年
4 郭玉川;基于内陆干旱区生态安全的地下水位调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5 苏程;深水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显控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刘爱华;土壤环境中As、Cd、Hg、Pb地球化学背景及通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夏艳华;面向实时可视化与数值模拟3DSIS数据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8 李一帆;数字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9 于成龙;基于GIS和RS森林火险预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鲁明星;湖北省区域耕地地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波;基于GIS的城市气象监测要素插值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曾春阳;基于GIS的小班立地因子提取与立地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洪微;太行山山前平原土壤环境中Cd、Hg、Pb地球化学背景及通量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4 柳鹏;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规律及预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曲培青;区域热环境信息获取及其与下垫面关系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原杰;基于VM-Mapinfo技术的辽宁省可建设用地丰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磊;海水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娟;基于GIS的库尔勒市中心城区商业地价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刘鑫;基于GIS的河套灌区土壤水分运移分布式模拟与灌水效率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包娜仁图雅;内蒙古湖泊—滩沼—湿地复合体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黎臧,邱志诚,顾凡及;复杂度脑电地形图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2 徐尚平,陶澍,曹军,徐福留,李本纲;内蒙古地区A、C层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比值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结构分析[J];土壤通报;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耀辉;王冠;刘凯;于寒松;;苦荞中查尔酮合成酶全长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07期
2 李学俊;郭彦飞;闫倩;陈鹏;;苦荞类过敏原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8期
3 时政;黄凯丰;陈庆富;;贵州不同生态区苦荞产量性状形成的初步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史兴海;李秀莲;高伟;林如法;崔林;;山西省苦荞种质资源营养特性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09期
5 程树萍;;苦荞引种试验报告[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21期
6 石艳华;张永清;罗海婧;;化学调节物质浸种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苦荞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3年01期
7 王转花,张政,,林汝法,周明德;苦荞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J];生物化学杂志;1994年05期
8 严伟,张本能;苦荞部分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6期
9 吴云江,陈庆富;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苦荞的细胞学比较研究[J];广西植物;2001年04期
10 莫日更朝格图;王鹏科;高金锋;高小丽;柴岩;;苦荞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明;韩亮;李艳琴;;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研究[A];第三届泛环渤海(七省二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国柱;申慧芳;;辐射诱变选育苦荞高黄酮突变体的研究[A];第六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核农学分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尚敇;王宗德;陈宏伟;邱业先;;添加锌素营养液对培养苦荞芽菜品质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杨春;陕方;薛春生;段亚利;丁卫英;;黑苦荞醋软胶囊的生产工艺及稳定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杨振煌;王转花;;美拉德反应对苦荞过敏原Fag t3免疫活性的影响[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耀文;夏楠;杜晓磊;徐明;李艳琴;;苦荞SRAP和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海平;李灵芝;黄中奎;邢国明;;锰、锌对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海平;李灵芝;郑少文;邢国明;;硼、锌对苦荞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新宇;杨足君;冯娟;邓波;庞小峰;任正隆;;荞麦属植物分类的FTIR光谱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 刘润合;灵丘两企业联手做强苦荞业[N];大同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蒋映春;愿凉山苦荞茶:一路走好[N];凉山日报(汉);2006年
3 林东升;甘洛建成万亩黑苦荞示范基地[N];农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翟培天;凉山成为我国最大的苦荞生产基地[N];四川科技报;2006年
5 梁新民 王虎成;三晋苦荞研究开发达国际先进水平[N];太原日报;2006年
6 杨美;甘洛黑苦荞一枝独秀[N];凉山日报(汉);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环太苦荞 “药食同补”[N];凉山日报(汉);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扬;我州苦荞产业又有新发展[N];凉山日报(汉);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梅;博士与苦荞[N];贵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田雁 通讯员 刘润合 王鹏 刘富强;苦荞“种出”甜蜜生活[N];大同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国旭丹;苦荞多酚及其改善内皮胰岛素抵抗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董新纯;UV胁迫下苦荞类黄酮代谢及其防御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3 智秀娟;苦荞功能成分的研究及NIR技术在荞麦制品防伪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成磊;苦荞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芽期逆境胁迫中的应答及重组FtPAL和FtFLS的酶学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延利;萌发对苦荞黄酮合成的影响及萌发物抑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艳辉;苦荞麦脱壳工艺及主要参数的优化[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俊芳;苦荞在彝族习俗中的社会功能分析[D];云南大学;2012年
4 阮池银;云南小凉山彝族苦荞文化的环境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赵琳;苦荞萌发期生理活性及其蛋白抗菌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晓丹;苦荞胁迫萌发及功能性成分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7 陈英娇;苦荞蛋白酶解物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丁俐;苦荞叶茶加工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及其香气成分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9 朱智慧;施硒对苦荞抗衰老生理和硒含量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10 燕雪芬;苦荞苯丙氨酸解氨酶(FtPAL)和花青素还原酶(FtANR)的重组表达以及多克隆抗体制备[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0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2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