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隙大小对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层及土壤层酶活性影响
本文关键词:林隙大小对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层及土壤层酶活性影响
【摘要】:本文于2012年在小兴安岭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选取3种不同林型: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枫桦红松混交林(BP),椴树红松混交林(TP)。每个林型内各选取大,中,小3个林隙作为试验样地,并分别以各自的郁闭林分作为对照。测定了6、8、10月各林型不同大小林隙及郁闭林分内凋落物层酶及土壤层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旨在阐明天然红松混交林内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及土壤层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云冷杉红松混交林、枫桦红松混交林、椴树红松混交林3种林型内林隙对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过氧化氢酶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对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不明显,而林隙对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差异复杂。(2)3种天然红松混交林内,凋落物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活性峰值出现在6月份;蔗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10月份;纤维素酶活性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3种林型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活性均在10月份出现峰值;蔗糖酶、淀粉酶活性8月份达到峰值。(3)在不同林型内,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内高于其它2个林型;凋落物层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椴树红松混交林内较高,而土壤层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云冷衫红松混交林内较高;无论是凋落物层还是土壤层蔗糖酶活性在3种林型内变化均较为复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均在枫桦红松混交林内较高。(4)在云冷杉、椴树红松混交林内,随林隙大小不同的变化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中林隙酶活性较高,在枫桦红松混交林内凋落物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大林隙内较高,土壤层表现为中林隙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凋落物层过氧化物酶活性在3种林型内均表现为中林隙最高,而土壤层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不一致;凋落物层蔗糖酶活性在云冷杉、枫桦红松混交林内均在大林隙内表现最高,而土壤层蔗糖酶活性均在小林隙内最高,在椴树红松林内凋落物层和土壤层酶活性均在中林隙最高;凋落物层、土壤层淀粉酶活性在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内分别在大林隙和小林隙内酶活性最高,在枫桦交林内均为小林隙酶活性最高,在椴树红松混交林内均为中林隙酶活性最高;凋落物层、土壤层纤维素酶活性在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内分别在小林隙和大林隙内酶活性最高,在枫桦交林内均为大林隙酶活性最高,在椴树红松混交林内均为小林隙酶活性最高。(5)在云冷杉红松混交林、枫桦红松混交林、椴树红松混交林3种林型的林隙内,凋落物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淀粉酶与土壤层相应酶活性或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仅凋落物层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层纤维素酶活性均呈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天然红松混交林 林隙 凋落物层酶 土壤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10-12
- 1.1.1 林隙定义10
- 1.1.2 凋落物概况10-11
- 1.1.3 土壤酶11
- 1.1.4 凋落物分解对酶活性的影响11-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13-16
- 2.1 研究区概况13
- 2.2 研究方法13-15
- 2.2.1 样地选择及设置13-14
- 2.2.2 样品采集及酶活性测定方法14-15
- 2.3 数据处理15-16
- 3 不同林型内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酶活性的影响16-35
- 3.1 云冷杉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酶活性的影响16-20
- 3.1.1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16
- 3.1.2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16-17
- 3.1.3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蔗糖酶活性的影响17-18
- 3.1.4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8-19
- 3.1.5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19-20
- 3.2 枫桦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酶活性的影响20-25
- 3.2.1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0-21
- 3.2.2 丰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21-22
- 3.2.3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蔗糖酶活性的影响22-23
- 3.2.4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淀粉酶活性的影响23-24
- 3.2.5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24-25
- 3.3 椴树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酶活性的影响25-30
- 3.3.1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25-26
- 3.3.2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26-27
- 3.3.3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蔗糖酶活性的影响27-28
- 3.3.4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淀粉酶活性的影响28-29
- 3.3.5 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层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29-30
- 3.4 不同林型内凋落物层月平均酶活性的比较30-33
- 3.4.1 凋落物层月平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比较30-31
- 3.4.2 凋落物层月平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比较31
- 3.4.3 凋落物层月平均蔗糖酶活性的比较31-32
- 3.4.4 凋落物层月平均淀粉酶活性的比较32-33
- 3.4.5 凋落物层月平均纤维素酶活性的比较33
- 3.5 小结33-35
- 4 不同林型内林隙大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35-53
- 4.1 云冷杉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35-39
- 4.1.1 林隙大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35
- 4.1.2 林隙大小对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35-36
- 4.1.3 林隙大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36-37
- 4.1.4 林隙大小对土壤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7-38
- 4.1.5 林隙大小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38-39
- 4.2 枫桦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39-43
- 4.2.1 林隙大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39-40
- 4.2.2 林隙大小对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40-41
- 4.2.3 林隙大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41
- 4.2.4 林隙大小对土壤淀粉酶活性的影响41-42
- 4.2.5 林隙大小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42-43
- 4.3 椴树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43-48
- 4.3.1 林隙大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43-44
- 4.3.2 林隙大小对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44-45
- 4.3.3 林隙大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45-46
- 4.3.4 林隙大小对土壤淀粉酶活性的影响46-47
- 4.3.5 林隙大小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47-48
- 4.4 不同林型内土壤月平均酶活性的比较48-52
- 4.4.1 土壤月平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比较48-49
- 4.4.2 土壤月平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比较49-50
- 4.4.3 土壤月平均蔗糖酶活性的比较50
- 4.4.4 土壤月平均淀粉酶活性的比较50-51
- 4.4.5 土壤月平均纤维素酶活性的比较51-52
- 4.5 小结52-53
- 5 不同林型内凋落物层酶与土壤层酶活性的相关分析53-56
- 5.1 云冷杉红松混交林内凋落物层酶与土壤层酶活性的相关分析53-54
- 5.2 枫桦红松混交林内凋落物层酶与土壤层酶活性的相关分析54
- 5.3 椴树红松混交林内凋落物层酶与土壤层酶活性的相关分析54-55
- 5.4 小结55-56
- 6 讨论56-57
-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张秋良;;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及土壤养分季节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6期
2 毛文韬;吴雪莲;辜夕容;姚永红;;缙云山马尾松林地土壤真菌的纤维素酶活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5年03期
3 李鑫;马瑞萍;安韶山;曾全超;李娅芸;;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酶活性的粒径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8期
4 牛小云;孙晓梅;陈东升;张守攻;;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土壤酶活性[J];林业科学;2015年04期
5 舒蛟靖;陈奇伯;王艳霞;赵吉霞;李元玖;;华山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与理化因子的通径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6 王俊龙;王丹;俞飞;沈卫东;邹翠翠;张汝民;侯平;;模拟酸雨与凋落物对柳杉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7 陈亚梅;和润莲;邓长春;刘洋;杨万勤;张健;;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凋落物纤维素分解酶活性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14年04期
8 宋影;辜夕容;严海元;毛文韬;吴雪莲;万宇轩;;中亚热带马尾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与酶活性动态[J];环境科学;2014年03期
9 葛晓改;肖文发;曾立雄;黄志霖;周本智;;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凋落物层酶活性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09期
10 玛伊努尔·依克木;张丙昌;买买提明·苏来曼;;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中微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J];中国沙漠;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1024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24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