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碳库管理指数和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14 04:33
本文关键词: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碳库管理指数和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长期施肥 红壤性水稻土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水稻产量
【摘要】:农业土壤碳储量和碳固定是全球变化及碳循环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水稻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是描述土壤质量和评价土壤管理水平的良好指标,因此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33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碳库管理指数及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即对照(CK)、氮肥(N)、氮肥与磷肥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结果表明,连续施肥33年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活性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顺序均为NPKMNPKNPNCK。单施无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增加约42.05%~60.23%,NPKM处理土壤有机碳增加约70.35%。单施无机肥对土壤活性碳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NPKM处理对土壤活性碳含量的影响均显著;与CK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13.19%~67.70%、2.11%~23.41%、2.42%~99.37%、8.18%~31.27%,且NPKM处理效果优于单施无机肥。长期施肥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单施化肥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无显著影响,NPKM处理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影响显著。各施肥处理的双季水稻年产量顺序为NPKMNPKNPNCK,NPKM处理的双季水稻年产量增幅最大,为109.87%~118.8%,晚稻产量高于早稻产量。因此,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提升碳库管理指数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性水稻土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水稻产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50)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2BAB204016) 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分类号】:S153.6;S511.42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张文锋,袁颖红,周际海,芮绍云,李丽,李大明,黄欠如,成艳红.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碳库管理指数和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4):569-575.ZHANG Wenfeng,YUAN Yinghong,ZHOU Jihai,RUI Shaoyun,LI li,LI Daming,HUANG Qianru,CHENG Yanhong.Effects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全厚;刘国彬;薛,
本文编号:1029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2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