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ohn Deere7200型免耕播种机变量施肥技术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John Deere7200型免耕播种机变量施肥技术的研究
【摘要】:精准农业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获得最高的投入与产出比,并且达到保护环境,提高品质,使农业达到可持续发展。变量施肥技术能够根据地块的不同,农作物的不同,土壤类型的不同,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变量施肥,做到科技与农业相结合,达到低成本、高产量、低污染、保护环境的效果。本文是以国内外已经有的变量施肥理论作为指导,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作为基础,使用SMS Basic软件制作精准农业变量施肥处方图,利用田间计算机、差分GPS定位系统以及液压马达等工具,实现在变量施肥处方图的指示下的变量施肥机械田间变量作业。本文田间试验是在陈家店村家西地块进行的。田间试验所用拖拉机为约翰迪尔1354型号,使用的播种机型号是约翰迪尔7200型。在农机实验室进行台架试验,对理论排肥量及实际排肥量(分别通过自动排肥试验和手动排肥试验)进行数据比较及分析,得出实际排肥量与实际转速方程式,为田间计算机设置参数提供依据。通过拖拉机动力输出系统,控制液压马达转速,从而控制排肥轴转速,使免耕播种机完成变量施肥。2015年春季,在家西地块完成10hm2土地的实际播种施肥作业任务,并在玉米苗期、抽雄期、蜡熟期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在经济经济效益方面,试验田玉米平均亩产741 kg,与传统施肥地块亩产680 kg相比,亩增产61 kg,增产12.2%。与对照地块相比平均亩产694 kg,亩增产47 kg。通过对变量施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可见精准农业是一项先进的、实用的农业科技,它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农民收益,还对环境进行了保护。
【关键词】:变量施肥机 SMS Basic 处方图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论文研究背景8-9
- 1.2 变量施肥研究的意义9-11
- 1.2.1 变量施肥的研究意义9-10
- 1.2.2 变量施肥与传统施肥相比的优势10-11
- 1.3 国内外变量施肥机的研究现状11-13
- 1.3.1 国外变量施肥机的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变量施肥机的研究现状12-13
- 1.4 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内容13-14
- 第二章 基于土壤肥力的变量施肥处方图的生成14-19
- 2.1 处方图生成方法14-17
- 2.1.1 地理信息系统14
- 2.1.2 利用GIS获取基础农田信息14-15
- 2.1.3 基于SMS Basic平台的处方图生成15-17
- 2.2 农机的田间作业17-18
- 2.3 本章小结18-19
- 第三章 变量施肥机的台架试验19-26
- 3.1 变量施肥系统实现过程19-22
- 3.1.1 差分GPS系统及其技术参数19-20
- 3.1.2 Ag Leader Pfadvantage田间计算机20-21
- 3.1.3 RAWSON液压马达21
- 3.1.4 DICKEY-john测速雷达及其安装与调试21-22
- 3.2 变量施肥机台架试验22-23
- 3.3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23-25
- 3.4 本章小结25-26
- 第四章 变量施肥机的田间试验及其实施效果分析26-36
- 4.1 变量施肥机的田间试验结果26-27
- 4.2 试验数据及效果分析27-33
- 4.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33-34
- 4.4 变量施肥的应用前景分析34
- 4.5 本章小结34-36
- 第五章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录40-55
- 作者简介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裕晶,马成林,张书慧,张勇智;智能变量施肥技术初步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3年04期
2 杨印生,吴才聪,马成林,张书慧;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变量施肥技术经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4年04期
3 王秀,赵春江,孟志军,陈立平,潘瑜春,薛绪掌;精准变量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4 曲桂宝,田耘;变量施肥的实现过程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农机化;2005年04期
5 余泳昌;郭树满;周玉乾;李春杰;刘文艺;;实时监控变量施肥技术的初步研究[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6年02期
6 李富先;吕新;潘冬梅;王海江;;棉花膜下滴灌比例混合变量施肥装置的研发与应用[J];节水灌溉;2007年02期
7 李志红;李锦泽;侯桂凤;于玉真;;变量施肥机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8年08期
8 李爱传;王熙;汪志强;高飞;;电液驱动式变量施肥闭环控制系统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7期
9 吉建斌;王秀;张文爱;;半自动变量施肥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J];农机化研究;2009年11期
10 齐江涛;张书慧;于英杰;徐岩;;基于蓝牙技术的变量施肥机速度采集系统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发潮;彭彦昆;;精准变量施肥技术现状及其研究应用展望[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2 马旭;马成林;张书慧;;变量施肥机及其应用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秀;孟志军;白由路;;机械化变量施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初探[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薛绪掌;陈立平;潘瑜春;王秀;赵春江;;不同肥力水平下变量施肥尺度效应的理论研究[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齐江涛;张书慧;于英杰;徐岩;;基于蓝牙技术的变量施肥机速度采集系统设计[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王金武;;深施型液态变量施肥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孟志军;王秀;田凯;李吉望;;一种变量作业模拟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苑进;;双变量施肥序列优化和相关向量机控制参数决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王熙;王新忠;;三种不同变量施肥执行机构比较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马旭;马成林;张书慧;;变量施肥机及其应用的研究[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铮;变量施肥系统让棉田节肥又增产[N];农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洪燕;生菜生长信息快速检测方法与时域变量施肥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陈相芬;变量施肥的环境效率测算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睿;智能型变量施肥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陈立平;精准农业变量施肥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于英杰;基于传感器定位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吴才聪;精确农业变量施肥决策研究与技术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3年
7 张继成;基于处方图的变量施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熙;精准农业大豆变量施肥控制技术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9 乔欣;基于光谱技术的大豆营养信息诊断及其变量施肥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梁春英;电液比例变量施肥系统参数模型辨识及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颖;变量施肥技术的生命周期分析及实施变量施肥技术的影响因素辨识[D];吉林大学;2007年
2 齐江涛;蓝牙技术在变量施肥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勤华;肥料颗粒流掺混与时滞排肥模型及预测控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谭星祥;变量施肥性能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王仁红;基于N-Rich Strip对照的多指标冬小麦变量施肥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6 呼云龙;基于RBF-PID算法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7 陈潇然;深松施肥机变量施肥控制试验平台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楚世哲;变量施肥机关键机构的设计及制造工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9 臧宇;基于John Deere7200型免耕播种机变量施肥技术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10 张林焕;变量施肥机液压无级调速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9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2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