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黑龙江省土壤硒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16:27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土壤硒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硒 分布特征 土壤剖面 土壤有机碳 黑龙江省


【摘要】:黑龙江省处于全国缺硒带的始端,为研究黑龙江省土壤全硒(Se)的含量、分布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在全省采集400余个农业土壤0~20 cm耕层样品及主要类型土壤剖面样品(共21个剖面各发生层次土样71个),分析了土壤全硒含量、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0.008~0.660 mg kg~(-1),平均值为0.147 mg kg~(-1),总体上处于缺硒及潜在缺硒土壤范畴,几乎不存在高硒土壤与硒毒土壤。不同类型土壤中以盐碱土含硒量最低(0.097 mg kg~(-1)),而泥炭土最高(0.273 mg kg~(-1));硒在土壤剖面中主要呈现表聚型分布,也有少数呈现双峰型和心土聚集型分布;不同区域以大兴安岭地区为最低(0.115 mg kg~(-1)),小兴安岭山地最高(0.198 mg kg~(-1));不同行政市以大兴安岭地区最低(0.115 mg kg~(-1)),黑河市为最高(0.228 mg kg~(-1))。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碳(SOC)、黏粒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区表土层土壤SOC、黏粒含量与pH是影响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此外土壤母质也是影响硒分布的重要因素;而土壤SOC含量对硒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与富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土壤硒 分布特征 土壤剖面 土壤有机碳 黑龙江省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6,201303126)资助~~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硒(Se)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硒缺乏与硒中毒间的含量范围很窄,硒的生物学功能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硒污染地区的高硒含量可以导致家畜发生“碱性病”与“盲跚症”等慢性中毒症[1],而土壤和植物缺硒会导致人和动物发生白肌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多种硒缺乏症[2]。近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慧敏;宫传东;董北;刘驰;孙淑梅;郑春颖;;东北平原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土壤学报;2015年06期

2 徐强;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王伟;郭喜忠;马晓明;;方正县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土壤通报;2015年03期

3 夏学齐;杨忠芳;薛圆;崔玉军;李延生;侯青叶;余涛;;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硒元素循环特征[J];现代地质;2012年05期

4 王松山;梁东丽;魏威;王丹;;基于路径分析的土壤性质与硒形态的关系[J];土壤学报;2011年04期

5 章海波,骆永明,吴龙华,张甘霖,赵其国,黄铭洪;香港土壤研究Ⅱ.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学报;2005年03期

6 李永华,王五一,杨林生,雒昆利,李海蓉;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在生态环境的表征[J];环境化学;2005年03期

7 朴河春,刘广深,洪业汤;我国特定的季风气候导致缺硒带形成的初步论据[J];地质地球化学;1995年06期

8 王子健,赵利华,彭安;低硒带土壤中硒的挥发过程研究[J];环境化学;1989年02期

9 徐春青;傅有丰;徐忠宝;夏德山;孙先忠;彭煜;;黑龙江省土壤、饲料中硒的含量及其分布[J];东北农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10 郭庆雨 ,张佳谊;黑龙江省及内蒙呼伦贝尔盟地区畜禽常用植物性饲料及土壤含硒量的调查[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娇;陈海洋;滕彦国;董箐箐;;拉林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19期

2 黎旭荣;;广东省高州石鼓地区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年08期

3 冯璞阳;李哲;者渝芸;黄杰;梁东丽;;我国18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土壤对硒酸盐的吸附解吸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2016年08期

4 李福燕;漆智平;李许明;;海口市农田土壤硒含量特征与农作物硒特征[J];土壤通报;2016年03期

5 王晓杰;孟凡乔;吴文良;;内蒙古武川县土壤硒分布特性研究[J];土壤通报;2016年03期

6 杨琼;侯青叶;顾秋蓓;余涛;杨忠芳;;广西武鸣县典型土壤剖面S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地质;2016年02期

7 童建川;;重庆紫色土区硒分布特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8 迟凤琴;徐强;匡恩俊;张久明;魏丹;宿庆瑞;韩锦泽;;黑龙江省土壤硒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土壤学报;2016年05期

9 徐强;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韩锦泽;姚春雨;郭喜忠;马晓明;刘彩文;;方正县土壤全硒空间变异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年01期

10 肖利杰;刘春梅;李梅;尚海波;马建辉;高亚军;;施硒对水稻硒·氮·磷·钾含量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3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滨;;走进中国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发源地——方正[J];黑龙江粮食;2014年11期

2 夏学齐;杨忠芳;薛圆;崔玉军;李延生;侯青叶;余涛;;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硒元素循环特征[J];现代地质;2012年05期

3 杨忠芳;余涛;侯青叶;杨奕;傅杨荣;赵相雷;;海南岛农田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J];现代地质;2012年05期

4 李杰;杨志强;刘枝刚;郑国东;王英辉;陈彪;;南宁市土壤硒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土壤学报;2012年05期

5 廖启林;华明;张为;金洋;潘永敏;朱伯万;;人为活动对江苏土壤元素含量分布的影响[J];地质学刊;2012年02期

6 王松山;梁东丽;魏威;王丹;;基于路径分析的土壤性质与硒形态的关系[J];土壤学报;2011年04期

7 张立娟;李徐生;李德成;韩志勇;张甘霖;;雷州半岛玄武岩母质土壤剖面稀土元素分布及其与常量元素、粒度的关系[J];土壤学报;2011年01期

8 孙朝;侯青叶;杨忠芳;杨晓燕;黄勇;陈恩科;;典型土壤环境中硒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省成都经济区为例[J];中国地质;2010年06期

9 徐文;唐文浩;邝春兰;罗桂强;;海南省土壤中硒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10 秦海波;朱建明;朱咏喧;雷磊;;大气环境中硒的存在形式、来源及通量[J];地球与环境;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K.Benbi;徐明岗;;长期施肥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的分布和累积[J];土壤学进展;1992年02期

2 曹升赓;土壤剖面[J];土壤;1980年03期

3 N.V.Hue;王家玉;;应用土壤剖面硫素分布数据预测作物对施硫的反应[J];土壤学进展;1989年05期

4 P. B. Mitchell;杜荣民;;陈列用大型土壤剖面的一种简易采集技术[J];土壤学进展;1990年05期

5 宋炳煜;草原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的监测[J];植物学通报;1993年S1期

6 王道涵;陈新;梁成华;;水田土壤剖面磷素吸附-解吸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6期

7 毛龙江;莫多闻;周昆叔;郭伟民;贾耀锋;;湖南澧阳平原玉成土壤剖面粒度组成及其环境意义[J];土壤通报;2010年01期

8 王浩清;土壤剖面记载表的改进设计[J];土壤;1987年03期

9 刘建泉,丁国民,宋采福,金吉庆,张建奇;土壤剖面的定量分析与梨成活率的线性回归预测[J];林业科技通讯;2001年03期

10 于向华,王道涵,梁成华;水田土壤剖面磷素分布特征[J];辽宁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陆安祥;王纪华;马智宏;沈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研究[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仁炫;徐琳媛;;质材之添加对强酸性土壤剖面酸性及钙和钾有效性的改良效应[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3 史文娟;沈冰;汪志荣;宋孝玉;;蒸发条件下夹砂层土壤剖面盐离子动态特性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4 贾书刚;;非搅动条件下土壤剖面气体浓度监测──以土壤CO_2、CH_4长期定位观测为例[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郑彬;王开云;许丽;秦儒;;阜新矿区煤矸石山土壤剖面特征研究[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6 刘学军;巨晓棠;边秀举;张福锁;;基施氮肥对土壤剖面中无机氮动态的影响[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杜中;刘海波;李占斌;李鹏;李婧;陈梓玄;朱冰冰;邹兵华;尹娜;贾莲莲;;洛惠渠灌区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特征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赵同科;曹云者;张国印;;用土壤剖面无机氮和小麦植株NO_3~-进行氮肥推荐研究[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硕;基于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技术土壤剖面氮的预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党廷辉;黄土区旱地深层硝酸盐累积机理、生物有效性与环境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晓宁;杨凌土壤剖面中根瘤菌的分布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潘晓健;水旱轮作体系土壤剖面CH_4和N_2O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表排放通量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立娟;热带土壤剖面风化成壤过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南京大学;2011年

4 吕丽红;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累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夏永久;重庆主要土壤剖面中锰的分布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张U,

本文编号:1038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38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