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土坡面侵蚀沟沟岸扩张过程

发布时间:2017-10-18 03:32

  本文关键词:黄土坡面侵蚀沟沟岸扩张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 侵蚀 泥沙 沟岸扩张 沟道断面 黄土高原


【摘要】:坡面细沟、浅沟及切沟侵蚀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常见类型.为了研究坡度和流量对侵蚀沟沟岸扩张的影响,获得侵蚀沟道断面宽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预测侵蚀沟道最大宽度,设计了3个试验坡度:12°、20°、30°,3个试验流量:12、20、30L/min,进行了9个坡度流量组合的径流冲刷试验,结合高清摄像监测的方式,记录冲刷过程中沟道侵蚀量、沟道扩张过程.在Matlab中,利用图像自动边缘检测算法提取沟边沿并转换为矢量文件,得到从沟头到沟尾,间隔50mm、每min的沟道断面宽度数据,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得到了在断面最大沟宽位置处,沟宽随时间变化曲线,从而建立了沟宽随时间变化方程,得到最大沟道宽度及不同时刻的沟道宽度,该方程形式简单,容易求解;沟宽随时间变化曲线符合S型曲线的发展规律,对应着沟岸扩张发生-快速发育-稳定-崩塌-再稳定的周期性过程,沟岸扩张过程中,随着跌坎发育为侵蚀沟,断面侵蚀沟宽度随冲刷时间的变化存在激增点,当沟宽随时间推移趋于无穷时,宽度趋于定值;侵蚀沟沟道发展的最大宽度也可用流量Q和坡度S表示,建立了沟宽最大宽度预测方程(R~2=0.91,RMSE=0.0338);最后,结合断面侵蚀沟宽度的变化曲线,分析了侵蚀过程中坡面沟道侵蚀量与断面沟宽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量和坡度是侵蚀过程的动力因素,沟道断面最大宽度与坡度及流量有关.
【作者单位】: 武警工程大学信息工程系;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土壤 侵蚀 泥沙 沟岸扩张 沟道断面 黄土高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224)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201402)
【分类号】:S157.1
【正文快照】: 侵蚀沟是坡面主要侵蚀过程和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Poesen等[1]收集整理全球56个不同区域沟蚀的产沙资料表明,沟蚀产沙量占流域产沙总量的最小比例为10%,最大为94%.侵蚀沟严重破坏土地资源与地貌景观,其影响在中国黄土高原及黄河流域尤为突出,阐明侵蚀沟发育过程对于土地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利滨,王桂林;坡耕地侵蚀沟的治理措施[J];现代化农业;2005年08期

2 唐培君;张振杰;;侵蚀沟分级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3 刘彦辉;;侵蚀沟分级及防治研究现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4 任兵芳;田红;;全国侵蚀沟道普查指标及方法初探[J];人民长江;2010年15期

5 曹霁阳;;侵蚀沟“蚕食”黑土地[J];水利天地;2011年12期

6 何媛;袁爱萍;张超;胡影;夏照华;;北京市侵蚀沟道普查方法及结果分析[J];北京水务;2013年05期

7 石长金,温是,何成全;侵蚀沟系统分类与综合开发治理模型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年03期

8 石长金,温是,何成全;侵蚀沟分类及防治与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5年01期

9 滕银荣,赵卫泽,朱建;治理侵蚀沟的有效方法[J];黑河科技;1997年01期

10 高连仲;西部山区侵蚀沟治理探索——以云南省宣威市为例[J];生态经济;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向辉;1.5万余干部职工播绿南塬侵蚀沟 31家包联部门单位完成栽植任务[N];渭南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晓黎;“东北第一侵蚀沟”即将变身鱼米乡[N];长春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晓黎 王冬梅 实习生 姚景光 通讯员 魏玉奇;“东北第一侵蚀沟”的变迁[N];长春日报;2006年

4 记者 吕佳;市级部门分片包联城区南塬绿化[N];渭南日报;2011年

5 王良武 姜利航;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N];牡丹江日报;2007年

6 记者 崔清新 周婷玉;黄土高坡:产1斤粮至少流失40斤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王旭飞邋张岩;保护黑土地 留住子孙根[N];齐齐哈尔日报;2007年

8 特约记者  于林波 记者 徐大勇;“一号工程”直击水土流失[N];黑龙江日报;2006年

9 魏久纯;东宁用新体制治理水土流失[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10 通讯员 焦建国;全市 水土保持普查全面展开[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天然;乌裕尔河流域侵蚀沟格局及其演变过程[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2 李天奇;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成因与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樊华;黑龙江省侵蚀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尹哲睿;黑龙江省拜泉县侵蚀沟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3 刘馨月;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普查中侵蚀沟道提取优化技术方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4 邹海天;黑龙江省克拜地区侵蚀沟道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琳;东北黑土区漫川漫岗区侵蚀沟评价指标体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韩春梅;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普查内业数据处理方法探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7 陈晓雨;运用ArcGIS与DTGIS提取侵蚀沟道对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8 袁静;甘肃高塬沟壑区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2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52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