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黑土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类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耕作黑土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类型研究
【摘要】:以吉林省玉米带耕作黑土为研究对象,以防护林带黑土代表未耕作土壤,依据熊田法提取土壤腐殖质,分析了玉米带耕作黑土和未耕作黑土的腐殖质组成以及胡敏酸类型的差异。结果表明:长期耕作施肥使土壤腐殖质总量降低,其中,土壤游离态胡敏酸、游离态富里酸和结合态富里酸含量均有所减少,结合态胡敏酸含量变化不大。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胡富比增加,说明长期耕作施肥使结合态腐殖质的活性降低。长期耕作施肥使结合态腐殖质向腐殖化度高的类型转化,结合态腐殖质质量退化。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黑土 吉林玉米带 腐殖质组成 胡敏酸类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60)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26031)资助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李阳,姜海,王继红.耕作黑土土壤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类型研究[J].土壤通报,2016,47(2):360-363LI Yang,JIANG Hai,WANG Ji-hong.Humus Compositions and Humic Acid Types in Cultivated Black Soil[J].Chinese Journal ofSoil Science,2016,47(2):360-363土壤腐殖质是植物的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娥,孙文凤;土壤腐殖质的分析化学研究现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2 梁重山,刘丛强,党志;现代分析技术在土壤腐殖质研究中的应用[J];土壤;2001年03期
3 王先华,金慧,胡应堂;施肥及耕作方式对不同母质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4 王先华;胡应堂;方小宁;;不同培肥措施对黔东几类土壤腐殖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年05期
5 陈兰;唐晓红;魏朝富;;土壤腐殖质结构的光谱学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6 张鹏;;浅析甘肃省主要农田土壤腐殖质组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23期
7 魏世勇;谭文峰;刘凡;;土壤腐殖质—矿物质交互作用的机制及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年01期
8 龚伟;颜晓元;王景燕;胡庭兴;宫渊波;;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和氮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年06期
9 杨俐苹;白由路;王向阳;王磊;王贺;;比色法测定土壤腐殖质组分的研究[J];腐植酸;2011年01期
10 马连刚;肖保华;;土壤腐殖质提取和分组综述[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丽珍;窦森;黄毅;马丽娜;董丽娟;周鑫;;不同地力水平土壤腐殖质组成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俊涛;微生物在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葛;自然和人为添加生物质炭对土壤腐殖质碳和黑碳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伟;纯培养和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的腐殖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菊花;微生物对土壤腐殖质形成及结构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2 安红艳;河北省主要土壤腐殖质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3 侯博特;好氧微生物在土壤腐殖质形成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4 卢万鹏;桉树人工林土壤腐殖质及其与土壤主要养分的关系[D];广西大学;2015年
5 李润;设施土壤腐殖质和有机氮形态演变及其与供氮能力关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褚慧;有机和常规种植模式下土壤腐殖质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7 崔婷婷;秸秆深还对土壤腐殖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8 唐丽娜;镉和石油污染条件下土壤腐殖质的数量和结构特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丽莉;温度和水分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10 付杰奇;有机物料及微生物对土壤腐殖质转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52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5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