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山地林分变化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25 17:10
本文关键词:川南山地林分变化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植被变化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抗蚀性 综合评价
【摘要】:以川南天然林(TRL)及其转变成的毛竹林(MZL)、檫木林(CML)、柳杉林(LSL)、杉木林(SML)和水杉林(SSL)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差异,以主成分分析法(ZCFM)和隶属函数法(LSHM)分别计算的土壤抗蚀性综合值Ⅰ(KSX-Ⅰ)和Ⅱ(KSX-Ⅱ)评价林分变化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探索简便易行的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后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变差,呈现出有机质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团聚度、孔隙度及物理稳定性指数降低,而结构体破坏率、不稳定团粒指数、容重、分散率及侵蚀系数增加。各林分土壤KSX-Ⅰ和KSX-Ⅱ均呈现出TRLCMLSSLLSLMZLSML的规律变化。土壤抗蚀性指标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土壤KSX-Ⅰ和KSX-Ⅱ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且两者均与各抗蚀性指标间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天然林植被变化后会使土壤抗蚀性降低,影响原有植被水土保持功能,应该加强天然林及其生态功能保护;ZCFM和LSHM均可作为计算土壤抗蚀性综合值的有效方法,但考虑到计算过程的难易度,后者更简便易行。结果为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新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平武县水土保持办公室;
【关键词】: 植被变化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抗蚀性 综合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296;41061140515)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0812201244)共同资助~~
【分类号】:S714
【正文快照】: 土壤抗蚀性是土壤为抵抗侵蚀营力分散和搬运作用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即土壤对侵蚀敏感性或易损性的倒数,它与土壤内部的理化特性紧密相关[1],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粒与水的亲和力及土粒间的胶结力[2]。川南一带地处长江上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丰富,多年来由于人类对土地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玉盛;何宗明;李振向;李荫森;;不同植物类型下紫色土抗蚀性研究[J];福建水土保持;1992年03期
2 代全厚,张力,刘艳军,许晓鸿;嫩江大堤植物根系固土护堤功能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8年06期
3 ;[J];;年期
,本文编号:1094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9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