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土石山区土壤溅蚀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华北土石山区土壤溅蚀影响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溅蚀 含水量 叶面积 雨滴动能 株高 植被覆盖度 降雨强度 华北土石山区
【摘要】:土壤侵蚀会破坏土地吞食农田,降低土壤肥力,直接影响水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雨滴击溅作用下,地表土壤颗粒会发生位移,引起表层土壤颗粒的分离。以华北土石山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采用改良后的摩根溅蚀盘和雨滴发生器,利用色斑法结合叶面积系数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的土壤溅蚀量。结果表明:1)溅蚀量随土壤前期含水量增大而增大、与雨滴动能呈正相关(R20.96,P0.05);2)溅蚀量和植被覆盖度呈非线性负相关(R20.99,P0.05)——植被覆盖度越大,土壤溅蚀量随降雨强度增大的幅度越小;3)植被主要通过叶面积改变雨滴直径,通过株高改变降雨高度,对降雨进行再分配,进而改变雨滴动能。叶面积系数越小、株高越低,植被对溅蚀的阻挡作用越强。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延庆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关键词】: 溅蚀 含水量 叶面积 雨滴动能 株高 植被覆盖度 降雨强度 华北土石山区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典型水土流失类型区土壤可蚀性研究”(TD2011-2)
【分类号】:S157.1
【正文快照】: 项目名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典型水土流失类型区土壤可蚀性研究”(TD2011-2)我国是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降低土壤肥力,破坏农田,加剧洪涝灾害,影响土地开发利用,直接影响水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溅蚀即在雨滴击溅作用下使地表土壤颗粒发生位移,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越;程金花;张洪江;丛月;杨帆;周柱栋;;雨滴对击溅侵蚀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2期
2 杨帆;张洪江;程金花;丛月;秦越;周柱栋;张东旭;刘宇;;北京市延庆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可蚀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6期
3 张艳;赵廷宁;史常青;吴海龙;李丹雄;孙永康;;坡面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特征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4 刘目兴;聂艳;于婧;;不同初始含水率下粘质土壤的入渗过程[J];生态学报;2012年03期
5 罗亲普;刘文杰;;土壤溅蚀过程和研究方法综述[J];土壤通报;2012年01期
6 韩学坤;吴伯志;安瞳昕;贺佳;;溅蚀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4期
7 魏翔;黄传灵;;植被对降雨再分配的过程及结果模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秦伟;朱清科;张学霞;李文华;方斌;;植被覆盖度及其测算方法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9 朱建新;李肖锋;;植被护坡的水文效应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8期
10 赵晓光,吴发启;单雨滴击溅规律及其对溅蚀土粒的分选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惠琴;伍自力;孙海龙;;四川盆地道路沿线岩石坡面植被演替不同阶段群落动态特征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2 陈星宇;苏立君;梁双庆;;泥石流源区宽级配砾石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14期
3 刘春静;张丽;周宇;张炳华;侯小丽;;中国新疆及中亚五国干旱区草地覆盖度反演与分析[J];草业科学;2016年05期
4 申红彬;徐宗学;李其军;张书函;;基于Nash瞬时单位线法的渗透坡面汇流模拟[J];水利学报;2016年05期
5 相莹敏;张洪江;程金花;钟莉;郭春梅;刘银山;;华北土石山区土壤溅蚀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02期
6 万爽;何俊仕;付玉娟;杨钦;;基于人工降水模拟的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入渗[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04期
7 黄俊;金平伟;李岚斌;李万能;姜学兵;方宗福;韦聪谋;寇馨月;;崩壁治理中几种稳定复绿技术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2期
8 周娅;陈宇轩;邹瑞;周玮;查同刚;;北京八达岭不同密度油松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9 康金林;杨洁;刘窑军;涂安国;;初始含水率及容重影响下红壤水分入渗规律[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1期
10 王发;付智勇;陈洪松;王克林;;喀斯特洼地退耕和耕作土壤优先流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亲普;刘文杰;;土壤溅蚀过程和研究方法综述[J];土壤通报;2012年01期
2 陈佳;陈洪松;冯腾;王克林;张伟;;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年01期
3 王志泰;李毅;王志杰;;岩石边坡植被建植初期植被特征与土壤养分动态[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4 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王克林;杜虎;鹿士杨;;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5 陈萍;陈晓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系统的干旱脆弱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6 王倩;艾应伟;裴娟;刘浩;李伟;答竹君;郭培俊;;遂渝铁路边坡草本植物多样性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10年24期
7 吴争光;张华;;土体类型、干密度和初始含水量对土体入渗率影响的试验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韩学坤;吴伯志;安瞳昕;贺佳;;溅蚀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4期
9 魏恒;赵成义;孙栋元;;塔里木河上游绿洲典型地表特征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研究[J];冰川冻土;2010年04期
10 赵洋毅;王玉杰;王云琦;赵占军;吴云;陈林;;渝北水源区水源涵养林构建模式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彬;马志尊;姚孝友;朱会义;杨勤业;李子君;景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与治理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12期
2 ;分区四:北方土石山区[J];中国水利;2009年07期
3 郝伟;;浅论陕西土石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1期
4 李仓;;河北隆化县土石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管方法探析[J];海河水利;2011年03期
5 陈新;;土石山区坡耕地整治措施与途径[J];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13期
6 王正秋;陕南土石山区的坡耕地治理[J];中国水土保持;1986年07期
7 张茂盛;吴明秀;;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特征剖析——以汾河上游阳房沟流域为例[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87年01期
8 杨晓勇,马志尊;海河流域土石山区治理途径及效益[J];中国水土保持;1993年06期
9 王贵征;郭鹏,
本文编号:1095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9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