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剂与肥料配施对矿区复垦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菌剂与肥料配施对矿区复垦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菌剂 复垦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 土壤酶活性
【摘要】: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在等量养分供应条件下,生物菌剂(MA)与有机肥(OF)以及无机肥(IF)配施对矿区复垦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矿区复垦土壤生物培肥、快速熟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生物菌剂与肥料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以MA+OF处理最高,分别比CK增加了42.60%和36.43%,土壤全磷、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则以MA+IF处理最高,分别比CK增加了24.40%、210%和460%;菌剂与肥料配施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P0.05),细菌与微生物总量以MA+OF+IF处理最高,微生物量碳氮以MA+OF处理最高;与未配施菌剂处理相比,配施菌剂后土壤细菌数量增加了35.73%-53.69%,微生物量碳和氮分别增加了15.30%-28.33%和12.55%-23.23%;菌剂与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与CK相比,MA+OF+IF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0.66%、40.91%、77.04%和77.06%.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指标之间关系密切,可用来评价复垦土壤肥力状况.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不同培肥处理复垦土壤质量表现为MA+OF+IFMA+OFOF+IFMA+IFOFIFCK.综合分析得出,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菌剂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特性,改善复垦土壤微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物菌剂 复垦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 土壤酶活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2257) 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2013021032-2) 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229)资助~~
【分类号】:S158;S154.3
【正文快照】: CLC S144:S158.3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之一,长期的煤炭开采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矿区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煤炭开采后,原有土壤的结构和层次遭到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有机质含量降低,加之复垦过程中,机械化剥离和压占严重破坏了微生物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益三,陈芝媛;蚜霉菌剂使用技术的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1979年03期
2 胡玉信;;“301”菌剂堆肥技术及使用效果[J];科技致富向导;1996年11期
3 李培培;张冬冬;王小娟;王小芬;崔宗均;;促分解菌剂对还田玉米秸秆的分解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09期
4 ;美国“翠京元根线虫菌剂”产品介绍及使用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2期
5 章淑艳;;粉煤灰在硅酸盐菌剂中的应用[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赵志鹏;王学聘;郭秀珍;;优良外生菌根真菌的筛选及其菌剂的制备[J];微生物学报;1992年03期
7 许坤一,余尊祥,,杨桂仙, 谢琴,赵俊,李志文,林松;不同来源硅酸盐菌剂质量分析的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Z1期
8 ;固体载体的光合菌剂的制作与使用[J];天津科技;1997年01期
9 田俊岭;彭桂香;李永涛;谭志远;杨盼盼;张海春;刘丽辉;陈旭东;;一种高效光合菌剂对辣椒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生物技术进展;2014年03期
10 朱浩峥 ,朱清海;光合菌剂[J];新农业;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真;朱用武;;肥料增效菌剂[A];2012新型肥料创制关键技术与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苏朋;何艳;徐建明;吴建军;;添加氮素条件下促腐菌剂对秸秆分解过程中碳氮元素变化影响的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车建美;郑雪芳;刘波;苏明星;朱育菁;;微生物保鲜菌剂的制备及其对枇杷的保鲜效果[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树清;王炳华;徐静;高艳敏;王宝申;刘秀春;陈宝江;;生物有机肥生产中发酵菌剂的选择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杨晶秋;姚腾云;郑普山;王作尊;;放线菌剂与稳定型有机无机复合肥对蕃茄的联应效果[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6 崔彦召;黄克和;张克春;;不同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刘保平;周俊初;;根瘤菌菌剂培养基优化与抑菌剂筛选研究[A];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龚光禄;桂阳;朱国胜;;发酵菌剂在玉米秸秆发酵中的作用与发酵料栽培红托竹荪初探[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薇;重点行业废水处理菌剂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维炯;从EM技术到CM技术[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渊;江苏研制出国内首个农业废弃物干式好氧发酵菌剂[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3年
4 于明忠;分解菌剂生产有机肥技术获得成功[N];中国花卉报;2003年
5 刘明;生物技术治理印染废水有新突破[N];中国纺织报;2007年
6 记者 牛金辉;我区成功研究出沼气低温发酵促进菌剂[N];新疆科技报(汉);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建峰;东北地区秸秆降解工程菌的选育及速腐菌剂的研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涛;紫花苜蓿青贮菌剂筛选、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李剑峰;解磷根瘤菌诱变选育及抗污染菌剂制备关键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4 陶晶;多功能菌剂的组合效应研究及其抑菌物质的特性和分离[D];石河子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鹤;低温秸秆降解菌的酶活、降解效果及对土壤养分、酶活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赵晓雨;菌剂对牛粪堆肥及其氮素转化微生物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海统;低温启动堆肥菌剂的筛选优化及相关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宋芳芳;主要粮食作物秸秆降解菌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胡京;两种EM菌剂对养殖水体水质、海参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6 邹锦群;产酶溶杆菌C3脱色防霉菌剂制备及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国强;复合腐秆菌剂对稻秆堆腐和水稻促生效果[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高祥兴;海洋石油降解固定化菌剂的研制及岸滩溢油现场修复[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年
9 史秀宏;硅酸盐菌剂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10 丁梦娇;植烟黄壤中氮代谢优势细菌的筛选及复合菌剂应用效果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95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9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