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呼吸对模拟酸雨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7-10-26 01:39

  本文关键词: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呼吸对模拟酸雨的响应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土壤呼吸 酸雨 土壤酸化 土壤微生物活性


【摘要】:以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的3种森林类型(马尾松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2009年6月开始,在森林里喷施不同处理水平的模拟酸雨(对照(p H 4.5的天然湖水)、T1(p H 4.0)、T2(p H 3.5)和T3(p H 3.0)),2012年4月—2013年3月对模拟酸雨下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观测,试图揭示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呼吸对酸雨的响应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模拟酸雨抑制了森林土壤呼吸,但抑制作用随森林演替阶段、观测季节和处理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模拟酸雨没有显著影响松林的土壤呼吸,但却显著地抑制了阔叶林土壤呼吸(P0.05),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混交林土壤呼吸(P=0.10);与对照相比,阔叶林T1、T2和T3处理的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0.1%、10.5%和17.1%,混交林为-1.7%、8.1%和13.9%,而松林则为1.1%、1.9%和8.1%;3个林型土壤呼吸对模拟酸雨的响应敏感性随森林的顺行演替而增强。但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具有季节差异性,抑制作用只在湿季达到显著差异,且只有强酸处理T3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模拟酸雨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与其胁迫下土壤酸化而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有关,这种下降程度也大体上随森林的顺行演替而增强。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森林土壤呼吸 酸雨 土壤酸化 土壤微生物活性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603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2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353、31428001和41430529)资助
【分类号】:S714;X517
【正文快照】: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603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22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353、31428001和41430529)资助。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最大组成部分,其有机碳贮量达1500 Pg C(1 Pg=1015g),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67%(Jenkison et al.,19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云社,彭公炳,,李俊;温带森林土壤排放CO_2、CH_4、N_2O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1996年S1期

2 周崇莲,齐玉臣;酸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8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存宇,周国逸,王迎红,张德强,刘世忠,王跃思,孙扬;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呼吸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王小国;朱波;高美荣;王艳强;郑循华;;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地土壤CO_2释放与Forest-DNDC模型模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孙向阳,乔杰,谭笑;温带森林土壤中的CO_2排放通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林丽莎,韩士杰,王跃思;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CO_2释放通量[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张秀梅,梁涛,耿元波;河口、海湾沉积磷在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中的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6 董云社,齐玉春,Manfred Domroes,耿元波,杨小红,刘立新,刘杏认;内蒙古温带半干旱羊草草原N_2O通量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4年06期

7 齐玉春,董云社,耿元波,杨小红,刘立新,李明峰,刘杏认;内蒙古羊草草原不同物候期CH_4通量日变化特征与日通量比较[J];地理研究;2004年06期

8 刘芳;刘丛强;王仕禄;吕迎春;;黔中非农业土壤CH_4的地-气交换及其影响因素[J];地球与环境;2009年02期

9 冯宗炜;中国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防治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00年09期

10 莫江明;方运霆;李德军;林而达;李玉娥;;鼎湖山主要森林土壤CO_2排放和CH_4吸收特征[J];广西植物;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建文;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旭辉;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孙向阳;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_2、N_2O和CH_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1999年

4 张华;紫色土—作物系统对酸雨的响应与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赵成义;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循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6 郑聚锋;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南方典型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_2、CH_4产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王华;亚热带区域几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8 高程达;温带干旱地区近地层CO_2浓度和土壤CO_2通量[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珊丹;控制性增温和施氮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10 肖以华;冰雪灾害导致的凋落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耿平;集约经营毛竹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与施肥的关系[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段存涛;林隙和温度对温带森林土壤CO_2和N_2O气体排放和氮素净矿化的影响[D];长安大学;2011年

3 邹丽敏;硬覆盖对城市街路行道树土壤呼吸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贾宏涛;干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王凤文;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若干气象因子的动态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6 孙善彬;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甲烷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黄明蔚;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及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肖胜生;滨海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与碳平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9 刘真贞;不同施氮措施对菜地N_2O排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陆志敏;不同培养下水稻土好气呼吸与CO_2产生潜力及其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变异[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军伟;向成华;骆宗诗;宫渊波;;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2期

2 方精云;王娓;;作为地下过程的土壤呼吸:我们理解了多少?[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3 苏永红;冯起;朱高峰;司建华;常宗强;;土壤呼吸与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08年01期

4 陈宝玉;王洪君;杨建;刘世荣;葛剑平;;土壤呼吸组分区分及其测定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张智婷;宋新章;高宝嘉;;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杨玉盛,董彬,谢锦升,陈光水,高人,李灵,王小国,郭剑芬;森林土壤呼吸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4年03期

7 马秀梅,朱波 ,韩广轩,陈玉成,高美荣,张中杰;土壤呼吸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8 陈全胜,李凌浩,韩兴国,董云社,王智平,熊小刚,阎志丹;土壤呼吸对温度升高的适应[J];生态学报;2004年11期

9 常宗强,史作民,冯起;气温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状况土壤呼吸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2期

10 张东秋,石培礼,张宪洲;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国;朱波;;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英平;;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凯;许晓静;徐小牛;;合肥城市绿地土壤呼吸初探[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洪建;严俊霞;汤亿;;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与反馈——油松林地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水分关系的定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谢锦升;杨玉盛;陈光水;高人;杨智杰;郭剑芬;;植被恢复对严重侵蚀红壤碳吸存和土壤呼吸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玉盛;陈光水;王小国;高人;李震;金钊;;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呼吸动态及通量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洁;汤玉喜;吴敏;李永进;王胜;;洞庭湖区滩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动态[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8 肖孔操;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植物残体与土壤pH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敏;孔正红;;崇明岛人工林土壤呼吸研究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唐洁;汤玉喜;吴敏;李永进;王胜;;洞庭湖区滩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动态[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郭起豪;土壤呼吸里的“碳秘密”[N];中国气象报;2013年

2 周飞 申卫军;大气CO_(2)浓度影响土壤呼吸[N];广东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寒温带冻土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姜继韶;施氮和轮作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3 李洪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时伟宇;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典型森林群落土壤呼吸动态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5 雷海清;北亚热带毛竹材用林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贾子毅;干旱区白刺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增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孔雨光;苏北海岸防护林地土壤呼吸及微生物量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张鸽香;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刘殿君;极端干旱区泡泡刺群落土壤呼吸对增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10 刘彦春;暖温带锐齿栎林土壤呼吸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土壤增温和降雨减少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强;水位和增温对崇明东滩滨海围垦湿地土壤呼吸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畏;火干扰对小兴安岭两种典型林型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短期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吴杨周;模拟增温和降水减少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和N_2O通量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高伟峰;模拟氮沉对典型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戴衍晨;恩施典型烟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张仁道;厢作免耕对稻田土壤呼吸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杨淞;切根对亚热带4种林分土壤呼吸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礼霄;基于MODIS数据模拟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呼吸空间格局[D];山西大学;2015年

9 高玉凤;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哈斯珠拉;施氮对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6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096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7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