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坡长坡面产流产沙过程
本文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坡长坡面产流产沙过程
更多相关文章: 产流产沙 不同坡长 野外试验 水蚀风蚀交错区
【摘要】:通过野外径流冲刷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坡长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1坡面径流起始时间、止流时间随着坡长的增加而增加,起流阶段坡长每增加一倍,起流时间不呈比例增加,但止流阶段坡长每延长一倍,止流时间呈比例增加;2在整个冲刷过程中,4、8、16 m坡长的平均流速分别为0.165、0.170、0.177 m/s,随着坡长的增加,平均流速略有增大,瞬时流速最大值发生在8 m坡长的坡面,4、8 m坡长的坡面径流流速总体上随着冲刷历时波动幅度比16 m坡长的剧烈;34、8、16 m坡长的平均侵蚀速率分别为54.15、75.32、23.02 g/(m2·min),随着坡长的增加,侵蚀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冲刷过程中4 m和8 m坡长的侵蚀速率陡涨陡落,16 m坡长的变化相对平缓;4坡面产流3 min之内,不同坡长坡面径流的含沙量均出现峰值,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随着坡长增加,含沙量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关键词】: 产流产沙 不同坡长 野外试验 水蚀风蚀交错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1299)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HKY-JBYW-2014-06)
【分类号】:S157.1
【正文快照】: 降水及其形成的坡面径流是侵蚀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坡长决定着坡面水流能量的沿程变化和分配,从而影响水流及泥沙的运移规律和侵蚀形态的演化过程,是影响坡面侵蚀的重要地形因素之一[1]。研究坡长对径流产沙过程的影响可为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程;陈正江;杨勤科;曹佳云;丑述仁;;流域分布式坡长不确定性的初步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2期
2 张宏鸣;杨勤科;李锐;刘晴蕊;;流域分布式侵蚀学坡长的估算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2012年04期
3 罗辉;巫儒俊;;林区公路限制坡长的确定[J];林业科技;1991年03期
4 C.K.Mutchler ,J·D·Greer ,车桂萍;坡长对缓坡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2年04期
5 张信宝,文安邦,奎因TA,沃林DE;黄土峁坡农地侵蚀与坡长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1998年01期
6 R.Lal ,姚云峰;坡长与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1年04期
7 付兴涛;张丽萍;叶碎高;王小云;吴希媛;张迅;;经济林地坡长对侵蚀产流动态过程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5期
8 刘和平;王秀颖;刘宝元;;短坡条件下侵蚀产沙与坡长的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2期
9 孔亚平;张科利;曹龙熹;;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坡长因子评价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4期
10 郭伟玲;杨勤科;程琳;李俊;胡洁;;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中的坡长因子尺度变换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路宾朋;陈兴伟;;基于坡长修正的晋江西溪流域产流产沙模拟[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志祥 王文玲 丁宁;西二线东段最大冲沟完工[N];石油管道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宏鸣;流域分布式土壤侵蚀学坡长提取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郭伟玲;坡度和坡长尺度效应与尺度变换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
3 付兴涛;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及动力学过程的坡长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兰敏;坡长提取数据单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程峥;流域分布式侵蚀学坡长提取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3 贺小容;不同坡长条件下扰动地表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邓利强;黄土区工程堆积体水蚀特征及测算模型坡长因子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
5 李俊;基于GIS的小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俊;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坡长的自动提取和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7 姚云;不同坡长条件下扰动地表对紫色土坡面土壤可蚀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8 刘和平;坡长对土壤可蚀性K值测定的影响[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09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0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