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胞杆菌9407TnYLB-1转座子突变体库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枯草芽胞杆菌9407TnYLB-1转座子突变体库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植物病理学 枯草芽胞杆菌 转座子TnYLB- pMarA质粒 转座诱变 突变体库
【摘要】:枯草芽胞杆菌9407(B9407)是1株对苹果轮纹病具有显著防效的生防菌株。为深入研究该菌株防病的分子机制,利用携带转座子TnYLB-1的温敏型质粒pMarA构建了B9407的突变体库。通过电击转化将pMarA转化至B9407,经过30℃培养,37℃转座诱变,50℃进行pMarA质粒消除,最后通过抗性筛选,获得3 500个转座子插入突变的单克隆,构建了B9407的突变体库。该转座子TnYLB-1的转座效率达到2.4×10-3,pMarA的质粒消除率达97.3%。随机挑选12株突变子进行PCR及Southern blotting杂交,结果表明:转座子TnYLB-1能够随机插入到B9407基因组上,大于90%的突变子为转座子单拷贝插入。B9407TnYLB-1转座子突变体库的构建为筛选和研究影响该菌株生防功能相关的基因并揭示其生防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008120013)
【分类号】:S476.1;Q78
【正文快照】: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1],利用转座子随机诱变技术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已经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2],尤其是Tn5、Tn10等可以随机转座的转座子已经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4]。自20世纪80年代后,Tn917和Tn10类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德如;细菌转座子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译刊;1984年01期
2 全登庄;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转座子及其效应[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3 傅荣昭,李文彬,,孙勇如;植物转座子在基因工程应用上的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1994年05期
4 李凤玲,赵毓橘;植物转座子[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年05期
5 何承忠,陈宝昆,江涛,张志毅,李善文;植物转座子的研究与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04年03期
6 王瑞白,阚飙;转座子插入位点的鉴定方法[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3期
7 高东迎;何冰;孙立华;;水稻转座子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7年05期
8 韩民锦;李雪;张泽;;转座子显示技术及其在家蚕遗传进化研究中的应用展望[J];蚕学通讯;2008年04期
9 张博;陈兵;张青文;康乐;;昆虫的转座子及其功能[J];昆虫知识;2009年02期
10 田海霞;;转座子在基因组和基因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才华;肖美丽;任小东;Alice Hayward;殷家明;付东辉;李加纳;;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嵌合转座子的特征分析和功能注释[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2 严冰;曾庆韬;钱远槐;;黑腹果蝇黑条体突变体中转座子分布的多样性研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周祥;白林泉;邓子新;;井冈霉素产生菌的全基因组转座子突变[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逄晓阳;李晶;刘国文;王哲;;利用转座子诱变构建反刍月形单胞菌乙酸生成关键酶基因缺失工程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瞿婷婷;俞云松;魏泽庆;陈亚岗;李兰娟;;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药转座子结构及MLST分型[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何泽;曹广力;薛仁宇;陈淼;陈文柱;王崇龙;郑小坚;沈卫德;贡成良;;用piggyBAC转座子进行家蚕转hGM-CSF基因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卫东;转座子荣居自然界最丰富基因榜首位[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冯卫东;遗传基因中的“侵略者”[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露鹏;高效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的关键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2 宋成义;不同DNA转座子在哺乳动物细胞和胚胎中转座活性研究及新转座子的挖掘[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3 刘东;多倍体鱼转座子的遗传变异和雌核发育鱼性腺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化浩;家蚕基因组中转座子的水平转移[D];重庆大学;2014年
5 陈勇;全基因组中网络缺失基因和微型转座子的发现及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马峇;桑树全基因组转座子的鉴定及特征分析[D];西南大学;2014年
7 丁f;piggyBac转座系统[D];复旦大学;2007年
8 王娜;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家蚕定向遗传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吴敏;鳞翅目昆虫中piggyBac转座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胡广东;piggyBac转座系统的改造及其介导的牛核移植转基因供体细胞生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基因组重测序作物的新转座子鉴定及特征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陈楚润;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玉米温热带自交系转座子特征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菁菁;烟草基因组一类微小倒置重复转座元件(MITE)的转座活性及真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4 谢雨t;多转座子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和胚胎中转座活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5 刘玉博;利用转座子插入突变筛选高效产油菌株[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陆;猪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转座子的流行及其接合共转移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7 邓平;深红红螺菌高产氢突变株的筛选及转座子插入位点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8 唐江涛;细菌转座子Tn5gusA5在野油菜黄单胞菌8004中转座规律分析及生物学验证[D];广西大学;2003年
9 谢飞;“睡美人”转座子系统对于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促进作用[D];扬州大学;2008年
10 何姗;表达猪端粒酶反转录酶转座子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猪细胞永生化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0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5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