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建设方案——以西北旱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建设方案——以西北旱区为例
【摘要】:针对现有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中将农业水、土资源视为独立系统分别进行研究容易导致无法正确评价区域水土资源匹配状况的问题,文章以西北旱区为例,将农业水、土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区划方法和地带性分异规律为指导,在充分考虑水土资源生态与环境现状、管理及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确定分区目标、分区单元、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以县域作为基本分区单元,提出了一套从大尺度、中等尺度到小尺度,由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元素层组成的等级嵌套的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并对西北旱区一级分区指标进行了信度分析与制图实践。结果表明,标准化后的数据具有相当好的可信度,该指标体系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不同尺度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系统的空间分异特征、时空量比关系和需求状况,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为较大尺度范围内开展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提供指标方法,也对农业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分区指导。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潜力与高效利用模式集成及应用”(2011BAD29B09-1)
【分类号】:F323.2
【正文快照】: 0引言农业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人口及农产品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与水土资源有效供给刚性约束矛盾的不断加剧,人均耕地数量与质量的不断变化,农业灌溉用水的严重不足和无效浪费及其水土资源空间布局的不匹配直接影响到现实耕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由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仲伯,李万;湖南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6期
2 吴丁丁;江西省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3 王秋梅;付强;孙楠;王立坤;;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4 叶岸青;王巍达;;浙江水土资源流失的原因与保护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5 于宝珠;付强;赵静;姚巍;纪毅;;区域水土资源复合系统风险分析研究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2期
6 侯薇;刘小学;魏晓妹;;陕西关中地区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格局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1期
7 蒋寒荣,韩清;阿尔泰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地理;1980年02期
8 ;支鲁沟流域水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四川水利;1995年04期
9 王万茂,李玉英,,朱德明;太湖水土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6年06期
10 张文渊;水利工程管理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强;;三江平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南彩艳;粟晓玲;佟玲;;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的关中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3 周泽民;马秀丽;;浅析城市水土资源保护及治理措施的对策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朱连勇;张戈平;;浅谈南疆地区水土资源的保持和利用[A];海峡两岸减轻灾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专辑[C];2000年
5 刘彦君;赵义;孟庆斌;刘加海;龙显助;;论北引工程区域性水土资源保护措施[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6 雷瑞芳;;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与保障[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前言[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启良;;基于水土资源状况的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策略[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马兴旺;李保国;;干旱区水土资源时空变化的定量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前言[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 马祥庆;森林是水土资源的绿色保护伞[N];福建日报;2013年
2 张永江 黄委会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高级工程师 穆兴民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导;用经济杠杆调节水土资源利用[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刘常俭 本报见习记者 高珊;依法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N];河北日报;2013年
4 记者 高立洪;要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水土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8年
5 胡丹文;美国免耕农业保护水土资源[N];人民长江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庄电一;警惕小型采矿企业对水土资源的破坏[N];光明日报;2006年
7 邓本太;依法保护水土资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青海日报;2008年
8 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公室;依法保护水土资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长白山日报;2010年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保护水土资源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N];新疆日报(汉);2012年
10 记者 吕晓扬;开采瓷泥应保护水土资源[N];潮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成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粮食安全风险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郭艳;面向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吕添贵;水土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与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王红雷;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5 耿庆玲;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及其匹配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
6 王滨;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7 孙涛;西北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评价与预测模型的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姜秋香;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段金龙;水土资源分布的多样性格局、时空变化及关联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燕;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7年
2 何丽娴;岩溶山地典型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翔;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庄妍;延安市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田雅雯;桦南县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范慧平;河南省水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7 宝峰;蚁群算法在区域水土资源规划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8 王凯;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舒金扬;黔江贫困山区水土资源特征及高效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孙靖陶;城市化过程中水土资源价值转换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1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5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