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四川盆北地震重灾区农林复合模式的土壤培肥改土效果

发布时间:2017-11-26 13:19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北地震重灾区农林复合模式的土壤培肥改土效果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重灾区 农林复合模式 培肥改土 四川盆地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盆北地震重灾区不同农林复合模式对土壤的培肥改土效应,以筛选出适宜的农林复合模式。【方法】对四川盆北地震重灾区8种农林复合模式(梨树+蕉藕(LSJO)、梨树+胡豆(LSHD)、梨树+油菜(LSYC)、梨树+红苕(LSHS)、核桃+蕉藕(HTJO)、核桃+魔芋(HTMY)、枇杷+大豆(PPDD)、枇杷+红苕(PPHS))和农地对照(CK)的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进行研究,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模式的土壤抗蚀性、肥力和培肥改土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8种农林复合模式与CK相比,土壤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总孔隙、通气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分别增加17.6%—161.8%、11.6%—32.7%、12.5%—45.2%、17.9%—79.5%、10.7%—35.4%、13.7%—48.6%、12.0%—33.1%、16.4%—58.7%和10.4%—25.3%;0.25 mm土壤团聚体(干筛)、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湿筛)和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分别增加0.9%—7.2%、5.6%—18.1%和14.8%—138.7%;结构体破坏率和不稳定团粒指数分别降低24.0%—51.4%和17.1%—54.7%;0.002 mm土壤黏粒含量、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团聚度和物理稳定性指数分别增加15.1%—45.2%、14.2%—28.9%、69.3%—417.3%、58.3%—256.6%和3.5%—23.9%;0.05 mm微团聚体含量、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分别降低5.4%—33.7%、8.4%—44.1%、18.0%—49.8%和19.1%—75.1%;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7.1%—46.7%、4.3%—30.9%和18.8%—57.5%;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1.7%—29.7%和20.8%—53.4%;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17.3%—60.0%、34.7%—149.2%和21.0%—102.8%;各模式土壤抗蚀性综合值(CVSA)和培肥改土效应综合值(CVAE)均显著高于农地对照(CK),各模式除梨树+红苕和枇杷+红苕外,土壤肥力综合值(CVSF)均显著高于农地对照(CK)。梨树、核桃和枇杷林下分别以种植蕉藕、蕉藕和大豆具有较高的土壤抗蚀性综合值、土壤肥力综合值和土壤培肥改土效应综合值。土壤抗蚀性综合值与土壤肥力综合值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梨树林下种植蕉藕、胡豆和油菜,在核桃林下种植蕉藕和魔芋及在枇杷林下种植大豆具有显著的培肥改土效应,对于提高四川盆北地震重灾区土壤抗蚀性和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抗蚀性的提高与土壤肥力的增加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5)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0812201244)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0引言【研究意义】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汶川、北川、绵竹和什邡等多个县(市)成为了地震重灾区[1],由地震引发的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使地表结构和地上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和土壤养分流失[2]。探索地震灾区适宜的生态恢复途径,提高培肥改土效应和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娇;;辽西北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J];山西林业科技;2014年02期

2 王娇;;辽西北地区典型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特性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4年07期

3 拜得珍;纪中华;沙毓沧;赵艳萍;潘志贤;;“罗望子+木豆”乔灌复合模式林水土保持功能的叠加效应初探[J];西南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4 王娇;;辽西北地区典型农林复合模式改良小气候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4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夏志光;黑土区农林复合模式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与大豆产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仲崇高;渭北几种农林复合模式土壤肥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29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29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