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世代累积效应
本文关键词:温度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世代累积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红色豌豆蚜 温度 世代 繁殖力 体重 种群 累积效应
【摘要】:为了探明温度对红色型豌豆蚜的世代累积效应,为利用生态措施防治豌豆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人工设置的5个温度条件下(12℃、17℃、22℃、25℃和28℃)调查了红色型豌豆蚜连续3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力及生命表等。研究结果表明:红色型豌豆蚜在12℃时F_2代的若虫期较F_0和F_1代分别缩短16.0%和6.8%,而22℃和25℃下若虫期在3代间无显著差异;12℃时世代历期在F_2代较F_0和F_1代分别缩短10.5%和12.4%,17℃、22℃和25℃条件下世代历期在3代间差异不显著。在12℃下红色型豌豆蚜F_2代平均产蚜量较F_0和F_1代降低;而在持续高温25℃条件下后代繁殖力下降幅度最大,F_1和F_2代平均产蚜量较F_0代分别下降49.3%和50.9%,22℃下F_1和F_2代产蚜量与F_0代无显著差异。连续饲养红色型豌豆蚜,其成蚜体重在12℃和25℃下受影响最小,体重在3代间无显著差异;22℃下F_1代成蚜体重显著高于F_0和F_2代,12℃时体质量增长率有随代数增加逐代增长的趋势。随世代数增加红色型豌豆蚜在12℃和25℃条件下净增殖力(R0)降低、平均世代周期(T)缩短;25℃时F_1和F_2代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都较F_0代显著增长。表明在连续较低温或较高温胁迫下,红色型豌豆蚜后代繁殖力下降,体重无明显变化,但发育历期缩短,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增长,表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这可能是其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43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资助课题(20136202110007)资助~~
【分类号】:S433
【正文快照】: *The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s Foundation of China(31260433)and the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20136202110007).**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liuchzh@gsau.edu.cn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浓度升高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亚灵;达丽婷;;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生长发育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2年06期
2 萧宁年 ,丁灿 ,况荣平 ,朱建国;不同蚕豆品种上豆蚜(Aphid craccivora Kich),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思茅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3 张燕;吴国星;郭昆;王炜;丁旭坡;宋希明;许永玉;崔峰;;豌豆蚜唾液蛋白家族的克隆及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J];昆虫学报;2011年12期
4 吕宁;刘长仲;;不同抗生素对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02期
5 苟桂珍;;豌豆品种抗豌豆蚜的鉴定方法[J];甘肃农业科技;1990年04期
6 惠婧婧;刘长仲;孟银凤;陈洁;;吡虫啉对豌豆蚜的亚致死效应[J];植物保护;2009年05期
7 王小强;韩秀楠;曹馨月;张廷伟;刘长仲;;豌豆品种对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参数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08期
8 杨本立;杜春雄;;豌豆蚜在蚕豆上的发育和繁殖及发生世代[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9 高有华;刘长仲;;不同温度下的豌豆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J];植物保护;2008年04期
10 郑庆伟;;中科院发现蚜虫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适应新机制[J];农药市场信息;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宗俊;杭树群;石义萍;曾洪梅;武艳霞;;78号杀虫素研究初报[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外面吃不到 我就自己造[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军利;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数量变化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2 卢虹;寄主转换对豌豆蚜生命周期、取食行为和唾液腺基因表达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3 郭姗姗;胰岛素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豌豆蚜的翅非遗传多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武德功;豌豆蚜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调控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炜;唾液腺蛋白Armet和ACE在豌豆蚜与植物互作中的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宁;两种色型豌豆蚜胞内共生菌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2 马亚玲;豌豆蚜生物学特性的光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达丽婷;不同苜蓿品种对豌豆蚜消化吸收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4 孙小玲;温度对两种色型豌豆蚜连续世代生物学特性及体内物质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5 叶超;豌豆蚜人工饲料及饲养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6 袁伟宁;紫外胁迫对豌豆蚜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7 陈峰;两个clip-SPs在豌豆蚜免疫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韩秀楠;不同豆科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9 金丹娟;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蛋白酶抑制剂对豌豆蚜Acythosiphon pisum Harris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惠婧婧;吡虫啉对豌豆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0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3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