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宁夏六盘山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

发布时间:2017-12-20 07:01

  本文关键词:宁夏六盘山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 出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宁夏六盘山 华北落叶松 林分密度 枯落物 水文功能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保留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作用,于2015年5月在宁夏六盘山选择了15个已间伐时间8年的中龄(31年)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样地,测量了各样地内枯落物的蓄积量、厚度,并用室内浸泡法对枯落物的持水量和吸水速率进行测定。研究表明:枯落物层的厚度、蓄积量、持水能力在不同林分密度中均存在较大差异。按林分密度由小到大排列(800、1 000、1 200、1 600、1 800株/hm2),枯落物蓄积量分别为12.53、14.91、17.67、19.71、18.42 t/hm2,密度1 600株/hm2的林分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最大;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176.78%,171.89%,182.52%,184.58%,169.60%,最大持水量分别为22.15、25.63、32.25、36.38、31.24 t/hm2,密度1 600株/hm2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最高;各密度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均呈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R20.89),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20.88);各密度林分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在12.50~21.33 t/hm2之间,密度1 600株/hm2的枯落物拦蓄能力最强。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情况和林龄条件下,林分密度为1 600株/hm2左右时枯落物水文功能最强,但不能低于1 200株/hm2,以避免枯落物水文功能的急剧降低。结合本地区华北落叶松中龄人工林的密度对其他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建议林分合理密度为1 200~1 600株/hm2。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90461)和(41471029)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2BAD22B030102)
【分类号】:S714
【正文快照】: LIU Yu1,2;GUO Jian-bin1;WANG Yan-hui2;LIU Ze-bin2;DENG Xiu-xiu2,3;ZHANG Tong1,2;XIONGWei2;ZUO Hai-jun2.Hydrological effects of forest litter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plantationswith varying densities in Liupan Mountains of Ningxia,China.Journal of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佑民;中国林地枯落物持水保土作用研究概况[J];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04期

2 王锐萍;刘强;彭少麟;林开豪;文艳;薛宁;;尖峰岭不同树种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季冬;关文彬;谢春华;;贡嘎山暗针叶林枯落物截留特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年02期

4 李学斌;马林;陈林;许冬梅;谢应忠;;草地枯落物分解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9期

5 张增信;闵俊杰;闫少锋;姜志林;张军;张菲;;苏南丘陵森林枯落物含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6 张学权;;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枯落物储量及持水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7 李学斌;吴秀玲;陈林;张硕新;谢应忠;;荒漠草原4种主要植物群落枯落物层水土保持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4期

8 苏宁虎;;森林枯落物的水文作用研究概况[J];陕西林业科技;1984年04期

9 汪有科;吴钦孝;赵鸿雁;刘向东;韩冰;;林地枯落物抗冲机理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3年01期

10 胡建忠;朱金兆;张伟华;李文忠;;祁连山南麓退耕地人工植物群落的枯落物容水性能[J];西部林业科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龙健;冉景丞;;贵州喀斯特森林枯落物与土壤修复潜力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环境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耿绍波;杨晓菲;饶良懿;陈凯;;缙云山黛湖保护站不同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持水性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孙一荣;朱教君;于立忠;张金鑫;;森林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4 孙艳红;张洪江;程金花;王玉杰;程云;石健;;重庆缙云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程曼;黄土丘陵区典型植物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氮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Luc Nhu Trung;黄土高原牧草枯落物对阔叶纯林土壤极化的防治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孙龙;枯落物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及其季节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4 牛小云;日本落叶松枯落物分解过程及其生物学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李强;松嫩平原弃耕地演替过程中枯落物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6 米彩红;黄土高原人工纯林枯落物分解和养分循环对土壤极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龚伟;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生态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不同间伐强度下秦岭三种类型森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徐娟;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层生态功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张鸿;汤浦水库周边林地枯落物对水库水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年

4 曹俊斌;关帝山天然次生林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桢;施氮条件下荆条酸枣枯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特征[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张向茹;宁南山区枯落物分解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有机碳形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郭辉;采伐对小兴安岭低质林土壤和枯落物功能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张静;秦淮河流域主要林分的枯落物和土壤蓄水能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鲁兴隆;宁夏六盘山林地降水再分配作用及枯落物特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殷沙;不同比例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枯落物与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11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11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