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连作对黄花蒿生长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29 05:05

  本文关键词:连作对黄花蒿生长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出处:《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黄花蒿 连作 细菌 高通量测序


【摘要】:试验采集未种植、种植1年、3年和5年的黄花蒿土壤,利用常规分析和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连作对黄花蒿生长、青蒿素含量、土壤有效养分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显著抑制黄花蒿生长,降低叶片生物量、青蒿素含量和产量,最大降幅依次为30.20%,7.70%,35.58%。黄花蒿连作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含量和细菌16S rRNA序列数。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不同种植年限的黄花蒿土壤中,共有634~812种细菌,归属于21个门类,代表不同处理年限细菌群落的点在主成分坐标系中分布距离较远,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随黄花蒿连作年限增加,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丰富度降低,但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丰度增加。与未种黄花蒿的土壤相比,在种植土壤的前20种优势细菌中,硝化螺旋菌和根瘤菌消失,仅有芽单胞菌、微单孢菌、亚硝化单胞菌、黄色杆菌和不可培养细菌JG30-KF-AS9等5种相同。说明种植尤其是连作黄花蒿选择性抑制了土壤细菌的生长繁殖,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供应,导致黄花蒿生长不佳,青蒿素含量和产量降低。因此,在种植黄花蒿的过程中,提倡轮作很有必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烟草公司南阳市公司;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127400)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SWU 113094) 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研究开发专项(201404)
【分类号】:S567.219;S154.3
【正文快照】: 在黄花蒿生长过程中,通过植株残体腐解、根系分泌和雨水淋溶等途径向土壤释放倍半萜类、酚酸类和生物碱等多种化感物质[1],严重影响邻近和后续植物的生长发育。Delabays等发现,黄花蒿显著抑制周围杂草和玉米生长[2]。在种植黄花蒿的非洲和北欧土壤中,青蒿素质量分数可达1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成琼,韦霄,李锋,傅秀红;黄花蒿繁殖技术研究[J];广西植物;1998年03期

2 林有润,黄奏球;蕲州地区的蕲艾、青蒿、黄花蒿与茵陈的考订[J];广西植物;1983年01期

3 ;黄花蒿中两种新成分[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年01期

4 陈靖,陈庆之;福建崇安黄花蒿精油成份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年01期

5 王国亮,,朱信强,袁萍,王金凤,贾卫疆;湖北产黄花蒿精油化学成分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4年04期

6 慕小倩,马燕,王硕,拓亚琴;黄花蒿化感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5期

7 陈佳瀛,杜秀达,陈军,陈燕勤;黄花蒿和菊花的组培嫁接成苗[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年03期

8 赵红梅;杨顺义;郭鸿儒;沈慧敏;;黄花蒿对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11期

9 李弘剑,张毅,郭勇,姚汝华;体外胁迫促进青蒿素在黄花蒿培养细胞中合成的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1年01期

10 贾秀山;廖宇静;于飞飞;杨燕池;尹秋平;;黄花蒿组织培养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倩;黄花蒿对土壤微生物的化感效应[D];西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媛;过表达DBR2基因对黄花蒿青蒿素及其相关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2 荆风雪;iaaM基因转化黄花蒿及其对腺毛发育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曾利霞;超表达cyp71av1和cpr基因对黄花蒿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8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48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