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演替和气候对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31 10:32

  本文关键词:演替和气候对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出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有机碳密度 阔叶红松林 演替阶段 气候


【摘要】:东北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碳库,土壤中储存着大量的有机碳。本研究调查了纬度梯度上的4个典型地点(长白山、蛟河、五营和胜山)不同演替阶段(杨桦林、硬阔叶林、红松近熟林和成熟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并分析了总SOCD(0~60 cm)、表土层SOCD(0~20 cm)与演替、气候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研究地点的总SOCD、表土层SOCD和表土层占总SOCD的比例随演替的进展并没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总SOCD与纬度、最冷月均温、年降水量和温暖指数无显著关系;表土层SOCD、表土层/总SOCD比例随纬度增加而显著降低,随最冷月均温升高而显著上升。多元分析表明,气候因子本身对表土层SOCD的解释力高于对总SOCD的解释力,演替阶段对3个SOCD变量的解释力均不显著,但演替阶段与温度指标(最冷月均温或温暖指数)的交互作用对总SOCD和表土层/总SOCD比例影响显著。此外,坡位对总SOCD和表层SOCD都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表土层SOCD可能主要受气候梯度和小地形影响;总SOCD的异质性较强、影响因素复杂,气候因子自身对总SOCD的影响较弱,群落特征(生活型、蓄积量)和小地形、以及演替与气候的交互作用对总SOCD的影响显著。
[Abstract]:In broad 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and secondary forest is an important forest carbon pool,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large quantities. The study investigated 4 typical sites on the latitudinal gradient (Changbai Mountain, Jiaohe, and five Sheng Shan) at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s (Yang Hualin, pine and hardwood forests, near mature forest and mature forest)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OCD),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total SOCD (0~60 cm), SOCD soil layer (0~20 c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cession, climate and other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SOCD of the study sites, SOCD soil layer and soil layer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SOCD with succession progress did not change trend consistent. Total SOCD and latitud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coldest mont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warmth index; SOCD soil layer, soil layer / total SOCD rati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coldest month increas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limate factor itself surface soil SOCD Explain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SOC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otal, explain the succession stages of the 3 SOCD variables are not significant, but the succession stage and temperature index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coldest month or the warmth index)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on total SOCD and soil / total SOCD ratio. In addition, the slope posi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otal SOCD and SOCD surfac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OCD soil layer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climate and terrain gradient effect; total SOCD heterogeneity, complex factors, climatic factor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total SOCD is weak,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life, volume) and small topograph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action on Succession and climate the total SOCD significantly.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20)
【分类号】:S714.2
【正文快照】: GUO Xin;WU Peng;HAN Wei;LI Qiao-yan;YANG Lei;AN Hai-long;WANG Xiang-ping.Theinfluence of succession stages and climate on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of broad-leaved Koreanpine forest.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16)38(7)55-63[Ch,40 ref.]Ke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雷相东;张会儒;杨平;;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李忠,孙波,赵其国;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6期

3 李正才,傅懋毅,杨校生;经营干扰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概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陈亮中;肖文发;唐万鹏;潘磊;史玉虎;;三峡库区几种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有机碳研究[J];林业科学;2007年04期

5 陈步峰;潘永军;史欣;肖以华;徐猛;;广州市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生态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胡慧蓉;马焕成;罗承德;胡庭兴;;森林土壤有机碳分组及其测定方法[J];土壤通报;2010年04期

7 张苏峻;黎艳明;周毅;苏志尧;;粤西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于东升;史学正;孙维侠;王洪杰;刘庆花;赵永存;;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2期

9 李晓阳;任丽华;刘亚东;;旱地小麦土壤有机碳变化及最佳取样方法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年01期

10 张兴锐;许中旗;纪晓林;贾彦龙;黄选瑞;卢金平;张劲松;;燕山北部山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2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任华东;吴昌广;李生;姚小华;;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有机碳 库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许信旺;潘根兴;;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田玉强;欧阳华;宋明华;周才平;胡启武;;青藏高原样带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及氮素分布特征研究[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余林;熊彩云;肖复明;徐海宁;曾伟;熊振宇;;江西安福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姜发艳;孙辉;林波;刘庆;;川西亚高山不同阶段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初步研究[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百群;黄土区侵蚀与干旱环境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淑平;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3 郭胜利;黄土旱塬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与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4 崔鸿侠;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窦晓琳;森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氮循环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向业凤;黄龙山林区林地开垦和弃耕地造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郭建明;井冈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D];南昌大学;2011年

4 黄灵玉;广东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5 郭晓伟;尖峰岭热带雨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规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6 黄中秋;浙江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7 易明波;大沟流域主要植被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马玉红;黄土区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

9 姜广争;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差异性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10 刘世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359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59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