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及释氧功能年际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22:14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汇及释氧功能年际变化研究 出处:《生态经济》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北京市 农田生态系统 碳汇 释氧


【摘要】:以北京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2004~2012年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及释氧功能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氧气释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以2008年最高,年平均氧气释放量为270.9万吨,农田生态系统中粮食作物的年均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80.1%,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69.3%,单位耕地面积的氧气释放量平均为12.89 t·hm-2·a-1,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量总体也呈增加趋势,年递增幅度为2.8%,年平均碳蓄积量为105.82万吨,其中粮食作物的碳蓄积比例增加较为显著,且粮食作物年均碳蓄积量所占比例最大为80.4%,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碳蓄积比例最大为68.5%,单位耕地面积年均碳蓄积量为5.03 t·hm-2,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年递增8.3%。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的气体调节作用的生态功能不容忽视。
[Abstract]:The interannual changes of carbon sink and oxygen release function of farmland ecosystem in Beijing from 2004 to 2012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oxygen release from farmland ecosystem in Beijing wa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highest in 2008, and the annual average oxygen release was two million seven hundred and nine thousand ton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annual oxygen release from grain crops was 80.1 in farmland ecosystem, an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oxygen release from corn was 69.3% in grain crops. The average oxygen release per cultivated land area was 12.89 t 路hm-2 路a-1, which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The carbon storage of Beijing farmland ecosystem also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the annual increase range is 2.8, the annual average carbon storage is one million fifty-eight thousand and two hundred tons, among which, the increase of grain crops carbon accumulation ratio is more significant. The percentage of annual carbon storage of grain crops was 80.4 and that of corn was 68.5%. The average annual carbon storage per unit cultivated land area was 5.03 t 路hm-2, which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increasing by 8.3% per year.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Beijing farmland ecosystem.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oxygen-releasing gas regulation should 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粮经作物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助(BFCIC-13)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计划项目(IDHT20150503) 科研基地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15_014207_000010)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建设项目(PXM2015_014207_000014)
【分类号】:S181
【正文快照】: 2.北京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2206;3.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100083;4.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1引言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作物和所有绿色植物一样具有同样的功能,对减少温室效应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晓雍;;上海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婷;张学玲;蔡海生;;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特征与脱钩弹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2 李艳春;王成己;叶菁;王义祥;黄毅斌;;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11期

3 罗广芳;张建军;饶永恒;黄卉;;武安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4 王晓军;于凤芝;高洪生;曹卫东;;四种三叶草肥饲价值及耐寒性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年10期

5 袁再健;张京京;付亚男;;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6期

6 位贺杰;张艳芳;朱妮;栗新巧;;陕西省关中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估算[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3期

7 师银芳;赵军;;张掖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恋;基于低碳经济的农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2 曾宪芳;西北干旱区县域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3 赵会彦;芥菜型油菜多室基因Bjln1定位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4年

4 郑凯;典型农村社区碳足迹计量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颉鹏;蔺海明;黄高宝;王龙强;柴强;;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差异研究[J];草业学报;2009年04期

2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J];地理科学;2003年01期

3 李长生;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0年04期

4 李迎春;林而达;甄晓林;;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方法研究最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10期

5 钱晓雍;沈根祥;吴婷;郭春霞;;上海农用化学品使用历史演变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12期

6 赵荣钦,黄爱民,秦明周,杨浩;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7 赵荣钦;刘英;丁明磊;焦士兴;;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8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J];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04期

9 赵荣钦;秦明周;;中国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时空差异[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年02期

10 彭华;纪雄辉;刘昭兵;石丽红;田发祥;李洪顺;;洞庭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伦旺;农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特性[J];生物学通报;2000年03期

2 叶旭君,王兆骞;浙江省德清县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投入的优化[J];生态学报;2001年12期

3 林匡飞,徐小清,项雅玲,金霞,邵志慧;湖北江汉平原农田生态系统铜的循环与平衡[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1期

4 黄爱民,赵荣钦,秦明周,杨浩;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影响因素与技术的初步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彭涛,高旺盛,隋鹏;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蒋际清,纪谷芳,柯玲;农田生态系统演化与害虫再增猖獗的关系[J];江西植保;2004年03期

7 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8 熊又升;何圆球;王兴祥;袁家富;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浅析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J];湖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9 王树涛;门明新;李新旺;陈影;李晶;许v,

本文编号:1385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85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e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