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治理的困境解析及破解思路——以江苏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 秸秆焚烧 政策失灵 “稻麦-草畜”联营 出处:《生态经济》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秸秆焚烧问题关乎生态环境,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此,江苏采取了较为积极严厉的秸秆焚烧治理措施,但无论是"禁烧"政策还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都无法有效解决难题。政策失灵使得秸秆焚烧治理陷入困境,其本质原因在于秸秆处理的成本高昂而收益不确定,且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文章在分析秸秆焚烧产生的原因以及秸秆焚烧治理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在江苏开展"稻麦—草畜"联营的模式作为一种破解秸秆焚烧治理困境的思路,并总结了韩国在这种模式上的成功经验;最后,从技术和经营主体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issue of straw burning is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all walks of life. In response to this, Jiangsu has taken more active and sever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burning of straw. However, neither the policy of "prohibition of burning" nor the policy of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The failure of the policy makes the treatment of straw burning into a dilemma. The essential reason is that the cost of straw treatment is high, the income is uncertain, and the mechanism of cost sharing is unreasonab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de of "rice, wheat and grass livestock" joint operation in Jiangsu as a way to solve the predicament of straw burning, and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Korea in this mode. Finally, from the technology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two aspects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国家政策支持体系研究”(71333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14ZDA037)
【分类号】:F323.214
【正文快照】: 1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十连增”,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也在迅速增长。经赵建宁等测算,1999~2008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年平均产量达到4.9亿吨[1]。与此同时,秸秆的露天焚烧量平均为0.94亿吨,约占粮食作物秸秆总量的19%,其中稻谷秸秆露天焚烧量占到粮食秸秆露天焚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切实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J];河北农机;2000年05期
2 任山中,温勤连;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玉米整株还田[J];河北农机;2000年05期
3 韩秀珍;秸秆的开发利用[J];甘肃农业;2001年12期
4 王树义;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J];吉林畜牧兽医;2004年01期
5 张艳菊 ,刘志刚 ,孙万军;充分利用资源 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J];农机科技推广;2004年06期
6 ;农作物秸秆治理和资源化利用[J];北京农业;2004年12期
7 康团飞;;秸秆焚烧的危害与控制[J];创新科技;2004年12期
8 柯永春;为秸秆问题支几招[J];农机科技推广;2005年08期
9 万晓红;;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及新途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03期
10 蔡冬青;;秸秆焚烧 路还有多远[J];江苏农机化;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英;;关于制止焚烧秸秆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调查[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2 ;两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加快推动秸秆综合利用[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3 ;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4 李茂松;汪亚峰;;近20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动态及现状[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逸川;王海涛;;秸秆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2013年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于爱华;;对秸秆进行物质与能量梯级利用的方法、效益及政策建议[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7 陈道华;;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应用技术推广 推动内蒙古低碳农业发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侯方安;董佑福;张杰云;;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对策[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9 陈瑜雯;袁中金;赵邹斌;;秸秆收集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苏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徐延军;陈为铸;黄丽娜;杨建一;;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常素莉 王永康 实习生 姜薇;秸秆摇身变能源 耿官屯村民过上新生活[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文忠;农民为啥年年烧秸秆?[N];济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薛秀泓;面对“禁烧令” 部分地区秸秆焚烧仍屡禁不止[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杨怀周 李凤之 滕宏山;疏堵结合 今夏全面禁烧秸秆[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伊婷;秸秆综合利用步入产业化[N];中国质量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雁争;秸秆综合利用将进入产业化[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胡浩 晓刚;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启动[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记者 韦伟 实习生 张煜贞;纸店镇:低碳经济助推秸秆热[N];周口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喻剑 钟华林;秸秆综合利用 让农民得实惠[N];经济日报;2010年
10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 杨茂林;秸秆综合利用前景广阔[N];山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保平;作物秸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舒娟;江苏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漆楚生;生物质秸秆—高密度聚乙烯定向秸塑板的制备及其热压成材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45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44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