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森林景观恢复视角下的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

发布时间:2018-01-23 19:40

  本文关键词: 森林景观恢复 水土流失治理 多元治理主体 生态改善 民生改善 出处:《林业经济》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国际上森林景观恢复的理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多元治理主体、生计改善、技术选择、社区参与之间是如何相互融合与适应以实现生态和民生效益。研究表明,达成治山治水与治贫相结合的共识、各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因地制宜的整体性技术选择、协调生态与人的需求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景观恢复需要在社区参与、治理进度、乡土知识等方面进行改进。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orest landscape restoration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management in Changt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discusses the main body of multiple governance, livelihood improvement and technical choic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how to integrate and adapt to achieve ecological and livelihood benefit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coordinated ecological and human need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angting soil and water loss management experience. Forest landscape restoration nee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management progress. Local knowledge and other aspects of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汀红壤侵蚀区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研究”(编号:201304303)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项目“发展干预、自然资源管理与乡村转型——基于行动者导向理论的解读”(编号:15XNL022)
【分类号】:S714.7
【正文快照】: 1引言福建省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努力,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重要成效,从“山光、水浊、田瘦”到“山肥、水美、田丰”,从“水土流失冠军”到“水土治理典范”,创造了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长汀县森林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全林,周华盛;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理论、内容与方法[J];华东森林经理;2000年04期

2 张培,杨国龙;琅琊山森林景观的培育对策[J];滁州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郭晋平,张芸香;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3年05期

4 白降丽,彭道黎,郑小贤;森林景观生态研究进展[J];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4期

5 白降丽,彭道黎,庾晓红,郑小贤;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5年08期

6 尤文忠,刘明国,曾德慧;森林景观界面研究概况[J];辽宁林业科技;2005年05期

7 陈端吕;李际平;林辉;;森林景观研究的3S技术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6年03期

8 陈端吕;李际平;林辉;;森林景观研究的3S技术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年08期

9 张晓红;黄清麟;张超;;森林景观恢复研究综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7年01期

10 喻庆国;;世界森林景观生态研究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学军;姜志林;;区域森林景观的生态经济模型及其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会儒;蔡小虎;雷渊才;王启和;;四川省崇州林场干沟流域森林景观动态分析评价和模拟[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3 肖随丽;;景观林业内涵概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尹承勇;王之颖;;探索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保护与提升[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韩涛;李忠虎;何建平;张瑛春;吕小琴;吕凤琴;;小陇山林区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世梁;傅伯杰;马克明;刘国华;;异质化暖温带阔叶森林景观中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性质影响及保护[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方向京;张志;李笑吟;孙大庆;;用于森林景观干扰、管理和演替模拟的LANDIS模型[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8 欧阳勋志;廖为明;;县域森林景观资源功能区划初探——以江西婺源县为例[A];2007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世梁;马克明;傅伯杰;康永祥;张洁瑜;;异质化暖温带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性质[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朱铨;楼炉焕;史琰;;缙云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景观优化策略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08——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建平 实习生 邓舫;市城区森林景观建设实施意见即将出台[N];郴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罗志勇 通讯员 谭政平;我市部署城区森林景观建设督查工作[N];郴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周巍;市城区森林景观建设 年度任务基本完成[N];郴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周巍;市城区森林景观建设任务完成7400余亩[N];郴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田学科;经济活动不断蚕食“原始森林景观”[N];科技日报;2014年

6 蔡茂红 张振东 特约记者 张功和;瑞昌着力打造城市森林景观[N];九江日报;2008年

7 记者 何一航;木子岭今年将封山育林2651.4亩[N];郴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周巍 通讯员 谭政平;高标准完成东坡岭森林景观建设[N];郴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娟丽;齐心合力建设好南塔岭森林景观[N];郴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杨芝娟;东塔岭森林景观建设即将展开[N];郴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红;森林景观恢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李明阳;浙江临安市森林景观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0年

3 谢春华;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森林景观生态健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常禹;长白山森林景观边界的定量判定及其动态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1年

5 舒清态;东北过伐林区森林景观生态采伐规划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喻庆国;基于自然度的森林景观时空分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李萌;基于体感交互的沉浸式森林景观展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徐济德;西藏林芝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欧阳勋志;婺源县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对生态旅游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郭红;长白山地区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规划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江婧;基于视觉美的中国森林景观设计途径[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雍鹏;森林景观资源区划与调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3 廖力勤;广西里骆林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经营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吴志萍;城镇森林景观规划布局与改造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林小青;福建省森林景观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张晓红;森林景观恢复理论与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徐同冰;千峡湖区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8 邵卫才;村级森林收获调整与森林景观恢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刘旭哲;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价值评价及开发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史梅容;武汉市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森林景观适宜度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8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458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