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主体功能区农户家庭耕地利用功能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土地流转 耕地利用功能 农户 空间异质 主体功能区 Biprobit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城乡经济转型及农村人口快速城市化促使农户家庭耕地利用功能较传统利用方式发生转变,农户家庭耕地生存依赖度弱化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1 146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实证,运用Biprobit模型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农户家庭耕地利用功能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调研区域41.10%的农户家庭参与土地流转,土地流入转出租金分别为2 751.12元/hm~2、4 391.33元/hm~2,土地流转发生率较高但租金水平整体偏低,且在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开发区土地流转市场发育较好,流转参与率及租金水平较高;农产品主产区流转参与率较高,但租金水平较低;生态功能区土地流转参与率及租金水平较低,流转市场发育迟缓。(2)区域间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农户家庭耕地利用功能空间差异明显。其中,生态功能区农户耕地资源利用的食物生产功能弱化明显,而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则明显弱化耕地资源的养老就业功能。(3)整体而言,农户家庭耕地利用功能对土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家庭耕地利用在经济贡献、养老就业及食物生产等方面承担的功能越强,其家庭做出土地转出决策的可能性愈小;而选择土地流入的可能性也越大,而家庭耕地利用所表征的选择馈赠功能越强,其家庭越倾向于留存土地,且区域差异明显。重点开发区的相关系数及显著程度较高,作用方向与整体基本一致;生态功能区的相关系数及显著程度最低,且作用方向偏离整体幅度较大。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快的地区,土地流转发育受耕地利用功能的影响越明显。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d the rapid urbaniz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promote the change of the function of household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The weakening of household cultivated land survival dependence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circulation market. Taking the data of 1 146 households in key development zones of Hubei province,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a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s a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The Biprobit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cultivated land use function on the land circulation behavior in different main function areas. 41.10% of the households in the research area participated in the land circulation. The land inflow and transfer rent were $2 751.12 / hmc2391.33 / hm-2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land transfer was higher but the overall rent level was low.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regions. The land transfer market in key development zones is well developed, and the transfer participation rate and rent level are higher; The participation rate in the circulation of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higher, but the level of rent is lower; The land transfer participation rate and rent level in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s are low, and the transfer market is slow to develop.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leads to the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 of household cultivated land use function, among which, the food production function of househol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ecological functional area is obviously weakened. The key development zones and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as significantly weaken the old-age employment fun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3) as a whole, the function of household cultivated land us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and transfer behavior. The stronger the function of family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is in economic contribution, old-age employment and food production, the less likely it is for the family to make the decision of land transfer. The more the possibility of choosing land inflow is, and the stronger the selective gift function of the family cultivated land utilization is, the more inclined the family is to retain the l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ignificance of key development zones are higher, and the direction of action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whol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ignificant degree of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 are the lowest, and the direction of action deviates from the whole rang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ast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egree, the more obvious the land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is affected by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function.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空间管制的外溢效应及调控原理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批准号:41371519);“农田保护补偿政策异质效应及效能提升研究——以成都、上海、苏州及广东等典型创新实践区域为实证”(批准号:7157309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的制度创新经营及配套政策设计”(批准号:2014RW013)
【分类号】:F321.1;F323.211
【正文快照】: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也带来了人地关系的巨大变革[1]。基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业劳动力外移现象愈发明显,这也带来了土地流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考虑到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资源配置和解放剩余劳动力上的巨大优势,中国政府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文敏;农村耕地利用亟待观念创新和科技创新[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4期
2 谭文敏;农村耕地利用亟待观念创新和科技创新[J];农村经济;2002年01期
3 宋戈;崔晓伟;雷国平;高志昊;;松嫩平原北部典型地域耕地利用安全评价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5期
4 周俊霞;刘淑英;王平;;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5 张建妹;;福建省区域耕地利用存在问题及结构优化的对策[J];北京农业;2012年15期
6 李佳;雷国平;柳杨;徐辉;;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3期
7 沈昌发;当前我省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1998年08期
8 朱哲;;新疆伊犁地区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J];北方园艺;2013年22期
9 赵晓庆;汪应宏;;耕地利用保护的土地伦理维度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农业经济;2013年11期
10 李宪文,林培,朱德举;山麓地带耕地利用景观动态分析与质量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力娜;张凤荣;李翰鹏;运向杰;陈荣清;;传统农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冯达;李婷婷;;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研究[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达;段亚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童绍玉;彭海英;;近十年来云南省耕地利用的时空变化[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陶绍勇;;铜陵市耕地利用状况及培肥治理对策[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鄂平;荆青青;宋岚;曾克峰;;武汉市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预测[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7 赵彦锋;孙志英;;20年来南京市耕地数量与耕地利用效益的变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8 李武艳;;城市化与耕地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屈瑞洁;邓祥征;崔晓临;;应对气候变化的耕地利用管理策略分析[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10 郝海广;李秀彬;;农户兼业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基于内蒙古太仆寺旗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韩良华;努力提高耕地利用整体水平[N];宜兴日报;2009年
2 记者 方家喜;发改委:2020年将建高标准农田8亿亩[N];经济参考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传民;乡村快速发展下的耕地利用转型与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庞英;耕地利用效益及其区域差异[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刘钦普;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朴钟相;中韩耕地利用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世怀;耕地利用效益评价[D];西南大学;2008年
2 潘倩红;兰州市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伟娜;基于系统熵的哈尔滨市耕地利用系统安全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宏;重庆市宅基地复垦耕地利用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李赞红;劳动力析出背景下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田方;重庆市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赵文晖;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保定市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辛一;基于DEA和神经网络的西部耕地利用效率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9 周琳;农民职业分化背景下的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周迪;重庆山区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79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47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