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自然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

发布时间:2018-02-27 16:55

  本文关键词: 自然降雨 水力侵蚀 土壤有机碳 红壤坡面 富集比 出处:《土壤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依托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15年3月 8月期间,对裸地、草地、果园和湿地松人工林四种类型径流小区自然降雨条件下侵蚀过程中径流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流失特征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24场降雨下,径流系数和侵蚀模数基本上均随雨型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土地利用类型由裸地向果园、草地和林地的转换,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依次增大。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降雨量和径流量。裸地、草地、果园和林地四种类型坡面上,自然降雨下土壤有机碳随泥沙迁移的比例分别为64.67%、47.38%、53.94%和36.03%,碳流失强度分别达到560.3、1.98、122.5和2.66 mg m-2。径流有机碳含量与径流量之间、泥沙含碳量与泥沙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裸地、果园、草地和林地四种径流小区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分别为1.27、1.10、0.80和0.58,即随着土壤侵蚀模数的降低,有机碳富集比也减小。泥沙有机碳富集比均随雨强的增大而减小,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在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
[Abstract]:Relying on Jiangxi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rom March 2015 to August, on bare land and grassl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sediment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loss during erosion under natural rainfall conditions in four types of runoff plots of orchard and Pinus elliottii plantation were monitored in situ. The runoff coefficient and erosion modulu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ain pattern, and the change of land use type from bare land to orchard, grassland and woodland, Runoff and sediment los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rainfall and runoff, respectively. On bare land, grassland, orchard and woodland,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loss are four types of slope, such as bare land, grassland, orchard and forest land. Under natural rainfall, the ratio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 sediment transport was 64.67% and 36.03%, respectively. The carbon loss intensity reached 560.3 ~ 1.98 ~ (122.5) and 2.66 mg m ~ (-2),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runoff, and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ediment carbon content and sediment amount. The enrichment ratios of sediment organic carbon in four runoff plots of grassland and woodland were 1.27 ~ 1.100.80 and 0.58, respectively, that is, with the decrease of soil erosion modulus, the organic carbon enrichment ratio also decreased, and the sediment organic carbon enrichment ratio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ainfall intensity. The selective migration of organic carbon is more obvious under low intensity rainfall.
【作者单位】: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3064) 公益性行业(水利)科研专项(201501047) 江西省水利科技重大研究项目(KT201417)共同资助~~
【分类号】:S1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小东;李忠武;王晓燕;申卫平;张雪;郭旺;马文明;王曙光;;雨强对红壤坡耕地泥沙流失及有机碳富集的影响规律研究[J];土壤学报;2013年05期

2 张雪;李忠武;申卫平;郭旺;陈晓琳;张越男;黄金权;;红壤有机碳流失特征及其与泥沙径流流失量的定量关系[J];土壤学报;2012年03期

3 杨洁;郭晓敏;宋月君;肖胜生;牛德奎;;江西红壤坡地柑橘园生态水文特征及水土保持效益[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2期

4 章明奎;刘兆云;;红壤坡耕地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选择性迁移[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1期

5 李光录;张胜利;;黄土高原南部侵蚀对不同土壤颗粒级碳氮分布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6 郭伟;史志华;陈利顶;李朝霞;闫峰陵;蔡崇法;;红壤表土团聚体粒径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7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申艳;;黑土坡耕地侵蚀和沉积对物理性组分有机碳积累与损耗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7年03期

8 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梁爱珍;申艳;;东北黑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06年09期

9 马祥华,焦菊英;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被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02期

10 贾松伟,贺秀斌,陈云明,郑粉莉;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亚飞;;拉萨地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21期

2 李玉进;胡澍;焦菊英;吴多洋;;黄土丘陵区不同侵蚀环境下土壤有机碳对植被恢复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7年12期

3 付鑫;王俊;赵丹丹;;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田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4 邬铃莉;王玉杰;王彬;王云琦;胡波;谭锦;;干湿交替作用对西南地区黄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5 师亚飞;李晓颖;边吉;;拉萨市周边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及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7年05期

6 熊伟;汤涤洛;熊常财;付聪;汪红武;;山坡地种植苎麻水土保持效果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7年05期

7 孙金兵;高菲;宋金凤;崔晓阳;;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黑碳分布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17年02期

8 师亚飞;陈虎林;李晓颖;明确;秦序杰;;拉萨市周边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09期

9 鄂馨卉;汪亚峰;高扬;陈利顶;陈世博;陈维梁;;黄土高原降雨驱动下流域碳输移特征及其碳流失评估:以羊圈沟坝系流域为例[J];环境科学;2017年08期

10 郝好鑫;马仁明;占海歌;郭忠录;王先舟;;不同粒径红壤团聚体坡面溅蚀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李忠武;申卫平;郭旺;陈晓琳;张越男;黄金权;;红壤有机碳流失特征及其与泥沙径流流失量的定量关系[J];土壤学报;2012年03期

2 陈磊;李占斌;李鹏;于国强;贾莲莲;;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水土流失与养分流失耦合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年S1期

3 王萍;王克勤;李太兴;李云蛟;;反坡水平阶对坡耕地径流和泥沙的调控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5期

4 韩玉国;李叙勇;段淑怀;袁爱萍;路炳军;;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及养分流失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2010年12期

5 徐丽宏;时忠杰;王彦辉;熊伟;于澎涛;;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冠层截留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10期

6 张强;郑世清;田风霞;马春艳;;黄土区被草土质路面产流产沙过程及防蚀效果[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7期

7 张赫斯;张丽萍;朱晓梅;方继青;;红壤坡地降雨产流产沙动态过程模拟试验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8 李广;黄高宝;;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9 申彦科;王玉杰;齐娜;杨小梅;李耀明;成晨;;重庆市缙云山不同林分对坡面产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9年05期

10 田日昌;陈洪松;王克林;谢小立;;红壤坡地不同覆被类型地表径流对降水特征的响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进治,徐建民,谢正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2003年01期

2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开垦对表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5年05期

3 汪青;张平究;孟向东;;不同退耕年限对菜子湖湿地表土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年08期

4 李鸿博,史锟,孙咏红;三种林下土壤浅剖面有机碳含量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年10期

5 邰继承;闫明;程琨;潘根兴;;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探讨——基于中文期刊网论文资料的统计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6 张军科;江长胜;郝庆菊;吴艳;谢德体;;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14期

7 张文菊,童成立,杨钙仁,吴金水;水分对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8 李文雯;;氧化还原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1期

9 韩晓日;苏俊峰;谢芳;高晓宁;杨劲峰;赖鸿雁;;长期施肥对棕壤有机碳及各组分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年04期

10 周毅;钟锡均;郭乐东;甘先华;黎艳明;张坤洪;李召青;梁远楠;辛凤坪;张卫强;;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下表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特征的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龙波;刘丛强;涂成龙;刘文景;刘宝剑;崔丽峰;灌瑾;;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剖面(黄壤、石灰土)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分布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世朋;;土壤中钙、铁/铝结合的有机碳变异规律性的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兴;李松筠;夏巧玲;董骥;;矿物岩石中有机碳、总碳电导测定法[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2)[C];1989年

4 张志明;;长效碳酸氢铵增加植物体有机碳固定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安冉;王祖伟;;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6 占新华;周立祥;;土壤溶液和水体环境中水溶性有机碳的比色分析测定[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朋;王芳;张振东;陈金萍;董双林;高勤峰;张美昭;;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的初步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邹德勋;潘斯亮;汪群慧;;生物质废物中有机质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其测定方法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9 王启栋;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滨海湿地沉积物的有机碳来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栋;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沉积有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生态环境演变历史的重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张国盛;耕种方式对农田表层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3 郑聚锋;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南方典型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_2、CH_4产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叶;泥滩环境下芦苇有机碳降解的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段茂庆;抬田措施对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的含量影响及评价[D];南昌工程学院;2016年

3 丁薇;高原湖泊陆源有机碳的输入及其碳同位素特征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4 李晓莎;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特性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5 霍莲杰;淹水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对添加外源有机碳的响应及机制[D];中南大学;2013年

6 赵万苍;达里诺尔有机碳形态分布特征[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杨靓青;盐沼地区潮周期内有机碳的动力输移与通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玲;基于灰渣制造的复混肥对土壤易变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9 李海鹰;实验室培养下中国亚热带和温带土壤有机碳分解特征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姬强;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及其活性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43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543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