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年限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烟草 种植年限 土壤团聚体状况 团聚体稳定性 出处:《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揭示不同植烟年限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和稳定性,探明烟草种植对土壤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冕宁县长期植烟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种植年限在3年以下、4~6年及7年以上土壤团聚体的粒级组成、机械稳定性、水稳定性、分行维数和结构破坏率的变化。【结果】(1)植烟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以0.25 mm的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最高,所占比例在75.85%~83.56%。随植烟年限的延长,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组成逐渐呈均质化态势,这种变化主要影响到5~2和2~1 mm 2个粒级。(2)植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均以0.25 mm的微团聚体为优势级别,随植烟年限的延长,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变化较非水稳性团聚体变化更快,尤其以5 mm的粒径变化最为显著。(3)在种植初期(3年),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最大,分形维数(D)、结构破坏率(PAD)最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MWD、GMD降低,D、PAD增大。【结论】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影响不大,但影响其稳定性。长期种植烟草会使土壤团聚体的水力学稳定性变差,减弱土壤的抗蚀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and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in different tobacco planting years, and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tobacco cultivation on soil structure. [methods] the long-term tobacco planting soil in Mianning County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grain size composition,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grown for less than 3 ~ 6 years and more than 7 years were studied. The variation of branch dimension and structural failure rate. [results] the content of mechanical stability aggregates in tobacco planting soil was the highest in 0.25 mm soil, the proportion was 75.85% and 83.56%.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mechanical stability aggregates was gradually homogenized, and this change mainly affected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water-stable aggregates of 5 ~ 2 and 2 ~ (1) mm.) the composition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s in tobacco planting soil was 0.25 mm, with the extension of tobacco planting years. The change of soil water-stable aggregates was faster than that of non-water-stable aggregates, especially when the diameter of soil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changed most significant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planting (3 years, the mean weight diameter of soil water-stable aggregate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non-water-stable aggregates, and the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of soil water-stable aggregate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non-water-stable aggregates). The fractal dimension and structure damage rate were the smallest, and the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was the best.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years, the GMD decreased and the pad increased. [conclusion] planting year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aggregates. But the long-term planting of tobacco would make the hydraulic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worse and weaken the soil corrosion resistance.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5ZB0273)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R1628) 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项目(13NSD-1)
【分类号】:S15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不同年限旱砂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05期
2 石宗琳;王加旭;梁化学;史红平;魏彬萌;王益权;;渭北不同园龄苹果园土壤团聚体状况及演变趋势研究[J];土壤学报;2017年02期
3 李娟;韩霁昌;陈超;叶胜兰;李劲彬;;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1期
4 周恒;时永杰;胡宇;陈璐;路远;田福平;;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年01期
5 高维常;马健;邱雪柏;胡伟;陈伟;林叶春;叶浩;潘文杰;王劲;;不同种植模式对烤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烟草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6 唐春闺;周勇;杨红武;李帆;向世鹏;刘优雄;李立;李强;;烟草残体腐解特征及其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18期
7 王连晓;史正涛;刘新有;冯泽波;肖冬冬;;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6年08期
8 魏益华;何俊海;冯小虎;王利兵;周瑶敏;李琰琰;袁丽娟;罗林广;;土壤重金属处理对烟草中As、Cd、Hg和Pb的累积与分布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6年01期
9 唐骏;党廷辉;薛江;文月荣;徐娜;吴得峰;;植被恢复对黄土区煤矿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年16期
10 王涛;何丙辉;秦川;李天阳;;不同种植年限黄花生物埂护坡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珊;毛玲;廖浩;蔡华;孙文攀;陈良丹;;种植年限对植烟土壤团聚体组成与稳定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06期
2 孙凯国;;分析烟草种植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7年12期
3 王珊;毛玲;;应用Le Bissonnais法研究不同植烟年限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05期
4 肖冬冬;史正涛;刘新有;王连晓;冯泽波;;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特征[J];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05期
5 区晓琳;陈志彪;姜超;陈志强;任天婧;陈海滨;;植被恢复对亚热带侵蚀红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6期
6 郭维东;孟飞;徐伟;金明星;孙丽玲;;明渠底槽栽植高羊茅对槽底土体抗冲刷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7 陈文媛;徐学选;华瑞;丁康;Shahmir Ali Kalhoro;杜峰;;黄土丘陵区林草退耕年限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8 黄晓强;信忠保;赵云杰;马凤原;;北京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子龙;胡斐南;赵勇钢;谭文峰;赵世伟;黄菁华;张耀方;杜璨;尚应妮;;土壤胶结物质分布特征及其对黄土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5期
2 魏艳春;马天娥;魏孝荣;王昌钊;郝明德;张萌;;黄土高原旱地不同种植系统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碳氮分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3 陈春峰;刘文杰;吴骏恩;刘佳庆;;西双版纳橡胶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4 赵芳;欧阳勋志;;飞播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16年09期
5 刘威;张国英;张静;刘璐;黄丽;鲁剑巍;李小坤;;2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3期
6 魏彬萌;王益权;石宗琳;李鹏;史红平;梁化学;王加旭;;渭北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状态[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11期
7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2期
8 吴晋霞;陈奇伯;王克勤;赵洋毅;佟志龙;;滇中高原不同植被的蓄水保土效应及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9 王勇;张建辉;李富程;;耕作侵蚀对坡耕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和水分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1期
10 魏彬萌;王益权;;渭北果园土壤物理退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东奇,侯春霞,魏朝富,谢德体,朱波;旱地紫色土团聚体特征的指标比较[J];山地学报;2003年03期
2 李朝霞,蔡崇法,史志华,王天巍,张琪,孙站成;鄂南第四纪粘土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4期
3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施肥对棕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郭万伟;肖和艾;吴金水;丁龙君;刘守龙;;红壤旱土和水稻土团聚体中磷素的分布特点[J];土壤学报;2009年01期
5 杨剑波;何腾兵;舒英格;宁婧;赵杨;;利用方式对石灰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3期
6 袁德玲;张玉龙;黄毅;唐首锋;任秉枢;;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团聚体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年03期
7 唐益群;张晓晖;佘恬钰;杨坪;王建秀;;贵州石漠化地区棕黄色粘性土团聚体稳定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6期
8 王虹艳;吴士文;马海洋;郭军玲;卢升高;;浙南易蚀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稳定机理[J];土壤通报;2010年02期
9 马帅;赵世伟;李婷;李晓晓;曾宪芳;;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恢复下土壤剖面团聚体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亮;孙向阳;刘克锋;;不同施肥条件下微生物对棕壤团聚体和碳分布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辉;窦森;;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关松;窦森;;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在黑土团聚体中的分布[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窦森;郝翔翔;;黑土团聚体与颗粒中腐殖质组成的比较[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团聚体分级特征[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于伟伟;王郦睿;张东亮;寇太记;苗艳芳;;臭氧污染对土壤物理结构与团聚体形成的影响[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6 史奕;鲁彩艳;陈欣;;不同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7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筛选及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和土壤活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8 郝翔翔;窦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质数量特征[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史奕;陈欣;宋玉芳;沈善敏;;黑土轻组分C的积累分布变化及其与团聚体水稳性的关系[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10 李凯;窦森;;施肥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胡敏素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久渤;玉米秸秆碳在东北旱田土壤中的转化与固定[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胡五龙;基于孔隙尺度模拟的土壤中流体运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郑春燕;长期施肥对不同作物生产体系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蒋劢博;长期施肥对灰漠土团聚体形成及有机碳固存影响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5 代红翠;有机物料还田对砂质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细菌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6 王芳;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对外源污染物(镉、铜和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马仁明;降雨条件下鄂南几个红壤团聚体破碎特征及坡面侵蚀响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冷延慧;长期施肥对棕壤、黑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9 柴彦君;灌漠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闫峰陵;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旭明;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主要养分赋存特征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黄金花;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薛彦飞;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X土团聚体胶结剂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威;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性、养分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田伟智;锆酸钐粉体特性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升龙;黑土团聚体的孔隙结构特征与有机碳矿化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7 高淑青;不同温度和水分培养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及组成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隋雨含;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组成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薛文;长期施肥对X土团聚作用及其碳、氮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朱刘兵;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对黄褐土理化性状和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43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54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