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对中国北亚热带天然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本文选题:马尾松 切入点:火烧 出处:《生态学杂志》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北亚热带天然马尾松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火灾1年后0~5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灾后各层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对照样地,增幅分别为4.5%~47.6%、6.6%~43.0%和9.0%~49.1%,且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中差异极显著(P0.01);火灾发生1年后在0~50 cm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储量相比对照样地增加了23.8%(P0.01);过火后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和轻组有机质与土壤养分(全氮、水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火后土壤有机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植被层未充分燃烧的有机残体的混入。
[Abstract]:The chang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soil nutrient content in 0 ~ 50 cm soil layer after fire 1 year after fir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of each layer of soil was changed after fire. The contents of easily oxidized carbon and organic matter in ligh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increase was 4.55% 47.6% and 9.0%,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0 ~ 10 cm and 10 ~ 20 cm soil layer (P 0.01). One year after fire,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0 ~ 50 cm soil profile increased by 23.8P0.01%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fiel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sily oxidized carbon and light organic matter and soil nutrients (total nitrogen, hydrolyzed nitrogen, available potassium) reached a very significant level (P 0.01).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fter fire was the mixing of organic residues which had not been fully burned in veget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富阳市林业局;
【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R5003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2C030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3B02)资助
【分类号】:S714.2;S76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闫平;王景升;;森林火灾对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碳素分布及储量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谢锦升;杨玉盛;解明曙;杨少红;杨智杰;;土壤轻组有机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沈宏,曹志洪,胡正义;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杂志;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志强;汪景宽;李双异;王婷婷;;长期地膜覆盖与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2 李守中;徐文程;许鹏程;;闽侯郊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3 芦思佳;;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4 卢茜;陈晖;许燕萍;高人;;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活性碳含量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5 葛云辉;邹冬生;;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群落互作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6 刘畅;任艳林;贺金生;;草地造林40年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下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华娟;赵世伟;张扬;马帅;;云雾山不同草地群落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J];草地学报;2009年03期
8 罗旭辉;詹杰;王义祥;黄毅斌;黄秀声;王成己;翁伯琦;;侵蚀果园长期植草的生态效益分析[J];草地学报;2011年05期
9 郑红;;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进展[J];中国林副特产;2011年06期
10 阚雨晨;王X;王宇通;黄欣颖;邵新庆;;典型草原封育过程中植物凋落物的变化动态[J];草原与草坪;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吉鑫;北京北部山区不同林龄的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碳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海龙;黄土高原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产量与土壤生态效应[D];兰州大学;2011年
3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刘继培;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王义祥;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鲁艳红;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景燕;川南坡地几种退耕模式对土壤抗蚀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丁九敏;雪灾对武夷山毛竹和黄山松林土壤碳氮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春阳;黄土高原生态重建中植物凋落物碳氮在土壤中转化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姜蕾;有机质对除草剂扑草净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雷;巢湖湿地沉积物中有机碳、氮、磷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祥;侵蚀区不同植物凋落物及土壤碳、氮含量与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桂林;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碳氮垂直分布及碳库管理指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严晓燕;微咸水滴灌对南疆特色果树根区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影响的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1年
5 杨益;重庆市典型土壤中有机质的赋存特征及其化学稳定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文英;杭州湾湿地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特征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肖楠;北京低山地区栓皮栎林与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吴荣美;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对玉米资源利用效率及土壤质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9 丁越岿;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李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季林,,欧国菁;林火对云南松林土壤性质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2 温广玉;郑焕能;曹仁杰;陈华豪;;林火灾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3 李月梅;王跃思;曹广民;杜岩功;;开垦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4 谢锦升,杨玉盛,陈光水,郭剑芬;严重侵蚀红壤封禁管理后土壤性质的变化[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杨玉盛,杨伦增,俞新妥;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后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特性变化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冯林;杨玉珙;;兴安落叶松原始林三种林型生物产量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5年01期
7 吴建国,张小全,王彦辉,徐德应;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2年04期
8 杨玉盛,刘艳丽,陈光水,李灵,谢锦升,林鹏;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非保护性有机C含量及分配[J];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9 杨金艳,王传宽;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J];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10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开垦对表土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盛,黄高宝;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2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3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赵鑫;宇万太;李建东;姜子绍;;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5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6 许信旺;潘根兴;汪艳林;曹志宏;;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7 王海燕;雷相东;张会儒;杨平;;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李忠,孙波,林心雄;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及转化的控制因素[J];地理科学;2001年04期
9 李忠,孙波,赵其国;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6期
10 童成立,吴金水,向万胜,刘子勇,蒋平,刘守龙;长江中游稻田土壤有机碳计算机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3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王百群;黄土区侵蚀与干旱环境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淑平;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7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典友;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仇开莉;沱江流域(内江段)农田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固持能力测算[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刘云慧;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蔚耀洲;温度和水分对山西省地带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孝阳;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及监测样点优化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李隽婷;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和碳氮磷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8 王莲阁;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9 贾会娟;西南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张洋;浙江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97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59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