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垄膜沟灌条件下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本文选题:垄膜沟灌 切入点:水盐分布 出处:《灌溉排水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研究了垄膜沟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定额下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分布受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的影响。灌溉期,在垂直方向上沟底土壤含水率较垄顶明显增加。在非灌溉期,由于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垄顶土壤含水率持续降低,含水率阶段性变化明显。土壤盐分空间分布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在灌溉期,沟底土壤脱盐深度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在非灌溉期,垄顶在作物生育期均发生积盐现象,且垄顶表层土壤盐分累积量高于沟底表层土壤。
[Abstract]: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water and salt were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urrow irrigation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quota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was affected by irrigation times and irrigation quotas.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at the furrow botto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ridge top, and during the non-irrigation period,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at the ridge top decreased continuously due to the strong evaporation and transpira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salt changed with the change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During irrigation period, the desalination depth of furrow bottom soi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rrigation quota. Salt accumulation occurred at the top of ridg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alt in the topsoi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opsoil at the furrow bottom.
【作者单位】: 武威市中心灌溉试验站;武威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17)
【分类号】:S156.41;S2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强;王军;李艳红;张文天;;红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2 熊凤贞;置换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1986年05期
3 常建国,吕皎,张晋英,李天珍,沈桂芳;宜林荒山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更正的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1997年04期
4 ;土壤地理[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1994年02期
5 潘开文,张远彬;四川中亚热带扁刺栲-华木荷群系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含水率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2期
6 郑南山;董雪园;;基于GPS-R技术遥感采矿区土壤含水率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07期
7 胡良军;杨海军;;略论土壤干化层的判定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01期
8 陈振乾,施明恒;太阳辐照条件下土壤内温湿度场的动态模拟[J];太阳能学报;1998年01期
9 龚莉娟;土壤中石油类的测定方法[J];中国环境监测;1999年02期
10 格日乐;张成福;蒙仲举;斯琴;吴映东;;3种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对比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程星;於芳;;喀斯特土壤水分变化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申向东;王晓飞;姬宝霖;王丽萍;;干寒区土壤抗风蚀能力的特征初步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3 单梦颖;杨永刚;高登成;丁洪波;项希希;吴兆录;;云南省中部三种森林土壤含水率、容重和细根重及其垂直分布[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宇瑞;非饱和土壤介电特性测量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冯杰;水及溶质在有大孔隙的土壤中运移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黄强;咸水灌溉条件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的水盐运移规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高元科;基于微波遥感技术探测森林地表土壤含水率[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2 张宇鸿;亚热带三种林型土壤甲烷通量的时空动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3 杨铭德;河套灌区不同盐碱程度土壤对甲烷(CH_4)吸收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艳艳;胶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淋溶特征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谢兵;生态水信息指标参数土壤含水率遥感反演[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志强;科尔沁沙地土壤水力特性的推算[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7 毛静渊;土壤信息采集技术与虚拟仪器平台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文红艳;土壤溶质锋运移及参数估计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52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5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