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尺度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及三维模拟研究
本文选题:土壤有机质 切入点:土壤全氮 出处:《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供需紧张,提高农田肥力是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有机质和全氮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与农作物的产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规律并掌握其分布状况是合理施肥、培肥土壤的基础,对实现农田土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南省新郑市(县级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等理论与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新郑市耕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同时改变采样幅度和粒度,以此来表示空间尺度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探讨县、乡、村三个尺度下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以及多尺度信息套合的方法;仅改变采样幅度,研究县域内乡镇和行政村尺度下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全氮变异性与样本量的关系;基于二维空间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变异性研究,探讨有机质和全氮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的模拟,以期为区域农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土壤采样设计、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新郑市耕层土壤有机质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为31.71%)和空间相关性(块金系数为63.77%),其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母质、地形、气候等)和随机性因素(耕作、施肥、灌溉等)共同作用的。经方差分析,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2)土壤有机质空间尺度效应及多尺度套合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县、乡、村三个尺度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结构,结果表明,新郑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结构对采样尺度具有依赖性,单一尺度研究无法对其空间变异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地统计学套合结构理论基础上,将各向异性条件下县级和乡级尺度不同方向上有机质的套合结构与各向同性条件下村级尺度有机质的空间结构进行多尺度套合,构建有机质的多尺度套合模型。经I值检验,多尺度套合模型法的空间插值精度明显高于单一尺度的普通克里格法(I值0.483.31)。采用多尺度套合模型法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空间估值,其拟合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普通克里格插值拟合的县级尺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其对乡级和村级尺度的空间变异性表达的更为详细,能有效揭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规律。(3)不同尺度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特征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探讨县域范围内乡镇和行政村尺度下土壤全氮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在乡镇尺度下的变异(13.95%~24.05%)低于行政村尺度(2.63%~26.25%),按乡镇尺度进行采样的可靠性比村级尺度高。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量化全氮变异性与样本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大尺度所需采样量比小尺度少,从县域土壤全氮计量来说,以乡镇为基本统计单元,合理采样数在1000个以上,以行政村为统计单元,需要2000个以上的样本量。(4)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三维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三维克里格插值法和三维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不同深度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三维模拟,实现了以三维图形图像方式直观揭示土壤养分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直观展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与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以同时获取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布信息,直观的描述任意土体切面的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利用交叉验证法评价克里格插值模型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通过三维克里格方法得到的有机质插值结果的预测精度高于反距离加权法(均方根预测误差2.30782.4720,平均预测误差0.02950.1273),全氮亦然,三维克里格插值法更能真实反映土壤养分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玲,文启凯,田长彦,盛建东,刘军,郭文君,袁永胜;土壤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及展望[J];干旱区研究;2001年02期
2 贾宏伟,康绍忠,张富仓;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评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沈掌泉,周斌,孔繁胜,John S.Bailey;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土壤空间变异研究[J];土壤学报;2004年03期
4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1期
5 苗恒录;吕志远;汤化雨;;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09年06期
6 秦耀东;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定量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1992年01期
7 杨玉建;朱建华;王殿昌;刘淑云;张晓艳;尚明华;王风云;封文杰;;农田尺度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年S2期
8 沈思渊;;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地统计学的应用及其展望[J];土壤学进展;1989年03期
9 黄冠华;土壤水力特性空间变异的试验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10 褚雅红;毕如田;刘庚;;临猗县耕地有机质与大量元素的空间变异[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秋香;付强;;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洪义;史舟;;滨海盐土三维土体电导率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3 朱红霞;陈效民;方X;庾亮;;太湖地区土壤中氮、磷的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4 孙克刚;宝德俊;王英;杨占平;崔转玲;;大田土壤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蔡德利;陈宝政;;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农田有效磷分布估算中的应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6 周生路;吴绍华;王国梁;;城市扩张影响下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杨磊;卫伟;陈利顶;贾福岩;;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熊亚兰;魏朝富;;坡面土壤水力特性的空间变异[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9 胡玲;彭世彰;丁加丽;徐俊增;;灌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监测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曾宏达;陈光水;杨玉盛;谢锦升;李熙波;沈华东;;不同尺度下森林土壤特性空间变异与取样策略[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曹艳峰;两种土壤中梭梭冠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异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2 贾正雷;土壤砷和氮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乾玺;八大公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碳氮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16年
4 徐丹;不同尺度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及三维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郭燕;农田多源信息获取与空间变异表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袁秀杰;不同地貌区及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与衔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叶回春;北京土壤肥力及其关键要素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洪义;滨海盐土三维土体电导率空间变异及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李艳;基于空间变异特性的滨海盐土采样及管理分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家霖;兴安落叶松林木树干和树枝心材和边材的空间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德金;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区风蚀积沙量的空间变异及尺度效应[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3 祝修高;平潭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来源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娜娜;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养分和盐分空间变异[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倩;县域耕地等别质量监测点布设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和爱玲;菜田土壤质量空间变异及养分精准管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7 蒋长春;米易县植烟土壤肥力特征及空间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马亚平;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坡耕地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及其空间变异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毛小军;诸暨ml浦铜矿区重金属空间变异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鑫;成都平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与空间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6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7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