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紫色土侵蚀区土壤物理性质和易变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01 18:35

  本文选题:紫色土 切入点:植被恢复模式 出处:《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福建省宁化县是福建少有的紫色土区域,但自古以来,宁化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严重,侵蚀区沙漠化严重,山体裸露,植被生长情况恶劣。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急剧下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林农惯有的油茶、板栗、杨梅等作物长势较差,间接造成农民的收益低下,损失惨重,严峻的紫色土侵蚀区成为政府头疼且难以治理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宁化县政府引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作为先锋树种来改善水土流失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紫色土自身肥力差、结构不稳定,导致马尾松多成为老头林,生态恢复功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在吸取前人治理经验,并结合现代关于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科研成果,根据宁化县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林果草模式、油茶模式、乔灌草模式3种植被恢复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水稳性团聚体,易变碳DOC和MBC含量等的变化和影响,以此来分析和判断3种植被恢复模式的优劣。本文的研究将为宁化县紫色土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并面向市场进行推广,改善宁化县水土流失情况,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物理性质: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含水量、持水量上升,孔隙度增加,土壤保水持水能力加强,土壤渗透性和通透性有所改善,土壤水肥能力提升。治理效果的的综合排序为:林果草(C1)模式乔灌草(c3)模式油茶(C2)模式。林果草模式对植被恢复效果最好,乔灌草模式其次,最后是油茶模式。其中以林果草模式为最优,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含量可达到未破坏区(C4)的80%以上。2.水稳性团聚体: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相比未治理区(CK),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显著提高,稳定性均加强。有利于促进土壤形成大团聚体,结构和性质更为稳定,增强土壤结构和水肥能力。综合治理效果为:乔灌草(C3)模式林果草(C1)模式油茶(C2)模式。以乔灌草模式效果最好,其次是林果草和油茶模式。其中以乔灌草和林果草模式为最优,且差异甚微。3.土壤碳氮含量: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相比未治理区(CK)均能显著提高土壤碳氮含量,从而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内部水肥情况,促进植被吸收养分,更好的恢复生态功能。土壤碳氮含量大小为:林果草(C1)模式乔灌草(C3)模式油茶(C2)模式。林果草模式碳氮含量最高恢复效果最好、其次是乔灌草模式、最后是油茶,其中林果草模式有机碳(SOC)含量是其他两种模式的1.10倍和1.90倍;全氮(TN)含量是其他两种模式的1.20倍和1.27倍。4.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相比未治理区(CK),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综合两种不同浸提方式,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大小依次为:林果草(C1)模式乔灌草(C3)模式油茶(C2)模式。其中以林果草模式恢复效果最佳,其次是乔灌草模式、最后是油茶。其中林果草模式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相比乔灌草模式高出27%-70%之间,相比油茶模式高出52%-170%之间。治理效果相较其他两种模式,尤为明显。5.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相比未治理区(CK),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均显著提高。在垂直分布上,林果草模式的差异最小,油茶模式最大。比照不同层次MBC含量大小为:林果草(C1)模式油茶(C2)模式乔灌草(C3)模式。以林果草模式治理效果最好,其次是油茶模式和乔灌草模式。其中,20-40cm土层林果草模式相比其他两种模式,MBC含量分别提高了:62.53%和91.09%。
[Abstract]:Ninghua County , Fujian Province , is a rare purple soil area in Fujian , but since ancient times , the soil and soil erosion in the purple soil area of Ningxia is serious , the erosion area is serious , the vegetation grows badly . The soil erosion causes the soil fertility decline and the vegetation grows badly . The soil erosion causes the soil fertility declin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seriously damaged . In this paper , three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modes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 and the soil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is improv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moisture physical property is the best ,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permeability are improved , the soil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is improved ,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is improved , the soil permeability and permeability are improved , the soil water fertilizer capacity is improved .
The content of soluble organic carbon ( DOC ) in soil is 1 . 20 times and 1.27 times that of the other two modes .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光龙,唐时嘉,郭永明;紫色土系统分类(初稿)[J];土壤;1989年02期

2 谢守红;;衡阳市紫色土的特性及其改良利用[J];衡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1991年03期

3 曾继华;紫色土连作蕃茄、瓜类可抗病,实践真知待究竟?[J];江西农业科技;1993年02期

4 汪德福;紫色土的林业利用[J];安徽林业;2000年03期

5 李勇;宁化县紫色土退化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J];福建水土保持;2000年01期

6 朱波,罗晓梅,徐佩,彭奎,何长见;紫色土肥力要素的剖面分异与肥力潜力[J];西南农业学报;2000年04期

7 何长高;紫色土利用方式对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8 熊明彪,田应兵,宋光煜,石孝均,毛炳衡;紫色土K~+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J];土壤学报;2004年03期

9 丁武泉;包兵;李航;宋仲容;;三峡库区消落区紫色土对重金属的吸附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年01期

10 聂明华;郑柏颖;;武夷山紫色土的利用与保护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紫色土(下篇)》出版获好评[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2 王正银;;紫色土氮素转化与作物施氮效应研究[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徐泰平;朱波;况福虹;汪涛;武永峰;;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渗漏迁移初探[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如何将剧烈流失的紫色土“包袱”变为财富?[A];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正银;;紫色土氮素转化与作物施氮效应研究[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何毓蓉;张保华;周红艺;朱波;;紫色土侵蚀产沙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7 骆东奇;魏朝富;谢德体;;紫色土表面物理化学特征研究(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8 田茂芝;熊利军;蒋玮杰;张静媛;;川中丘陵区钙质紫色土(田)钾肥效益初探[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9 何毓蓉;张保华;周红艺;黄成敏;;紫色土的水土保持与持续农业环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黄利玲;王子芳;高明;余泺;张倩;;氮肥施用对紫色土活性酸与交换性酸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谭玉英 段学文 凌广辉;广昌5000亩紫色土种烟创产值850万元[N];抚州日报;2006年

2 曾恒贵 段学文;广昌推广紫色土种烟效益高[N];抚州日报;2010年

3 湖南省林科院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张灿明;紫色岩区种龙须草[N];湖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玄德;紫色土耕地质量变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2 李学平;紫色土稻田磷素迁移流失及环境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张华;紫色土—作物系统对酸雨的响应与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付智勇;三峡库区不同厚度紫色土坡面水文过程及侵蚀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徐勤学;紫色土区主要农业活动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谌芸;植物篱对紫色土水土特性的效应及作用机理[D];西南大学;2012年

7 骆东奇;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3年

8 韩建刚;紫色土丘陵区土壤及养分流失机制与预测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程冬兵;三峡库区等高绿篱坡地农业系统紫色土水分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小燕;紫色土碎石分布及其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思兰;不同培肥措施下紫色土磷素有效性及淋溶效应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余米;沸石、壳聚糖对紫色土塘泥的改造效果初探[D];西南大学;2015年

3 吴先勤;不同养分管理条件下酸化紫色土磷淋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江秋菊;长期施肥对紫色土供钾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5 赵丽君;WEPP模型(坡面版)在紫色土区域高速公路边坡水土流失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5年

6 黄龙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紫色土侵蚀区土壤物理性质和易变碳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胡艳燕;紫色土中可溶性钛提取方法比较及钛肥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童建川;重庆紫色土硒分布、迁移富集及影响因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邹强;重庆紫色土中砷含量分布及主要行为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段文军;紫色土荒坡地种植龙须草防治水土流失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96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96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