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本文选题:秸秆覆盖 切入点:土壤总有机碳 出处:《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通过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冬小麦地4种覆盖方式下(无覆盖对照处理(CK)、全生育期9 000kg/hm~2秸秆覆盖(M1)、全生育期4 500kg/hm~2秸秆覆盖(M2)和夏闲期9 000kg/hm~2秸秆覆盖(SM))土壤的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探讨不同秸秆覆方式对冬小麦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以及各组分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CK(无覆盖对照)处理,M1(全生育期9 000kg/hm~2)、M2(全生育期4 500kg/hm~2)和SM(夏闲期9 000kg/hm~2)处理,均显著增加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p0.05),而20—40cm土层差异不明显,其中M1(全生育期9 000kg/hm~2)处理效果最佳,SM(夏闲期9 000kg/hm~2)处理作用相对较弱。(2)不同覆盖方式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和颗粒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分配比例,土壤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和颗粒有机碳的相对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6%~3.31%,2.83%~3.78%,18.13%~37.25%。(3)各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都随着土层的逐渐深入而下降,且土层越深,变化越趋于缓慢。(4)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两两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颗粒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潜在矿化碳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47,0.700,0.614,可见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颗粒有机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土壤有机碳的贮存量。综上所述,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具有增加效应,全生育期9 000kg/hm~2秸秆覆盖方式实际运用价值较高。颗粒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更能反映土壤有机碳的早期变化,是土壤肥力变化更加敏感的指标。
[Abstract]:Based on the plateau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winter wheat under 4 kinds of coverage (coverage control treatment (CK), 9 000kg/hm~2 in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of straw mulching (M1), 4 500kg/hm~2 in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of straw mulching (M2) and summer fallow period 9 000kg/hm~2 straw mulching (SM)) field experiment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of soil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ways of straw cover, content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onents of winter wheat to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ompared with CK (no cover control), M1 (9 000kg/hm~2 in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M2), whole growth period of 4 500kg and SM (/hm~2) in summer fallow period 9 000kg/hm~2)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organic carbon of 0 - 10cm and 10 - 20cm soil layer,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carbon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P0.05), and the 20 particle 40cm layer difference is not obvious, the M1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9 000kg/hm~2) the best treatment effect, SM (summer fallow period 9 000kg/hm~2) treatment With relatively weak. (2) effect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of different mulching methods, potential mineralization of carbon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the variation range of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potentially mineralizable carbon and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were 1.96%~3.31%, 2.83%~ 3.78%, 18.13%~37.25%. (3) of various mulching methods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its components were decreased with the soil gradually, and the deeper soil, change more slowly. (4) of different mulching method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22 reached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0.01),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potential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were 0.847,0.700,0.614, the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arbon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and storage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a certain extent depends on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In summary, straw Stalk mulching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with increasing effect, way of cove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9 000kg/hm~2 straw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 The dynamic chang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an reflect the early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fertility index is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440)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霞,潘剑君;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研究进展(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3年04期
2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3 张国盛,黄高宝;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4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5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邵月红;潘剑君;许信旺;米高奇;;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J];土壤通报;2006年05期
7 赵鑫;宇万太;李建东;姜子绍;;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8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9 苏艳华;黄耀;;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许信旺;潘根兴;汪艳林;曹志宏;;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2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范胜龙;农用地分等中样点布设对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崔鸿侠;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何亚婷;长期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王百群;黄土区侵蚀与干旱环境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淑平;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10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蔚耀洲;温度和水分对山西省地带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莲阁;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7 贾会娟;西南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张洋;浙江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张帅;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10 张丽敏;长期施肥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对碳投入的响应特征[D];贵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99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9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