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芽孢杆菌促生抑菌物质鉴定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12:57

  本文选题:芽孢杆菌 切入点:促生 出处:《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指生存在根际范围内,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细菌的统称。目前已报道的促生机制包括提高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可利用性,分泌生长素、分裂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产生ACC脱氨酶降低植物体内乙烯含量,产生2,3-丁二醇、3-羟基-2-丁酮等挥发性物质等。芽孢杆菌是一类重要的根际促生细菌,由于其能产生抗逆性强的芽孢、对环境和人畜安全等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OKB105能够促进烟草和水稻等植物生长、提高烟草对花叶病毒的抗性,还可以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病,但是其促生和生防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与水稻互作的枯草芽孢杆菌OKB105表达谱数据分析,结合其突变体文库筛选,确定芽孢杆菌促生相关基因,再对这些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和功能回复,结合构建突变体、高效液相色谱、Real-time PCR、Elisa等技术确定该促生物质和其促生机理。此外,本研究还评估了芽孢杆菌挥发性物质对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oe pv.orzae)的抑菌效果,鉴定出具有抑菌活性的挥发性物质,并研究其抑菌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枯草芽孢杆菌OKB105能够明显促进水稻株高的生长,促生效果为25.2%。为了揭示其促生机制,我们对与水稻互作2 h的枯草芽孢杆菌OKB105的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水稻互作后共有176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差异变化,占枯草芽孢杆菌OKB105转录组的3.8%。针对其功能已知的12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主要涉及新陈代谢、转运、运动性、趋化性等方面,其中4组基因受水稻影响最大,分别是: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代谢及转运相关的基因;与转录调控子相关的基因;与产孢、运动性、趋化性相关的基因以及与糖醛酸磷壁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这些结果表明在芽孢杆菌与植物互作的过程中:(1)芽抱杆菌能够利用植物分泌的物质作为碳源和氮源;(2)芽孢杆菌能够感受周围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提高自身的竞争力;(3)植物能够通过向芽孢杆菌提供能量来间接的影响其产孢及细胞壁成分等。我们通过表达谱芯片技术分析了与水稻互作后的OKB105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揭示植物与芽孢杆菌的互作机制打下基础。2.我们同时对枯草芽孢杆菌OKB105促生活性物质的基本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这种促生物质热稳定,且分子量3 kDa。随后对构建的OKB105突变体文库中的700个突变体进行筛选,筛选出4个同时对烟草和水稻促生缺陷的突变体。随后通过反向PCR等技术对4个突变体中转座子的插入位点进行鉴定,发现4个被突变基因分别为:yecA基因编码假定的氨基酸/多胺透性酶;yusV基因编码Fe(Ⅲ)-嗜铁素转运蛋白,与Fe(Ⅲ)摄取相关;sigH基因编码RNA聚合酶sigma H因子;comX基因编码信息素前体,与感受态形成相关。结合表达谱数据,我们发现表达谱数据中差异表达的speA基因和本章筛选出的yecA基因都与多胺相关。speA基因编码精氨酸脱羧酶,参与多胺的生物合成,yecA则与多胺转运有关。因此,我们推测枯草芽孢杆菌OKB105对植物的促生活性与多胺有关。3.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我们构建了yecA和speB的定点突变体,编码假定的氨基酸/多胺透性酶的yecA基因和编码胍丁胺酶的speB基因分别参与枯草芽孢杆菌OKB105的多胺分泌和生物合成过程,这两个基因的破坏都会导致OKB105促生能力的缺陷,而speB的功能回复体则会恢复其对植物的促生效果。随后结合衍生及HPLC技术对OKB105及其突变体的发酵上清液进行分析,确定亚精胺是OKB105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物质。同时用不同浓度人工合成的亚精胺浸种处理烟草,发现5-100μM的亚精胺确实能够促进烟草根的生长。通过Real-time PCR检测烟草体内促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OKB105、speB功能回复体和5μM亚精胺处理过的烟草的扩张蛋白基因Nt-EKPA1和Nt-EXPA2上调表达,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O1下调表达,而ELISA结果同样证明OKB105、speB功能回复体和亚精胺处理能够明显降低烟草叶片的乙烯含量。这些结果表明OKB105分泌的亚精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诱导扩张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抑制乙烯的合成来促进植物的生长。我们首次证实了芽孢杆菌通过分泌亚精胺促进植物生长,揭示了芽抱杆菌促生的一种新机制。4.本论文还对芽抱杆菌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估。首先对50株芽孢杆菌挥发性物质的抑细菌活性进行筛选,发现枯草芽孢杆菌OKB105和蜡样芽孢杆菌D13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明显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的菌落生长和细胞活性。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Xoo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对照Xoo细胞壁光滑,细胞呈杆状,而挥发性物质处理后的Xoo细胞壁凹陷,细胞变得畸形、膨胀或是皱缩,不呈杆状,且细胞质浓缩。此外,D13挥发性物质处理能够降低Zoo的致病力和抑制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随后,我们通过气质联用对OKB105和D13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鉴定出OKB105产生的7个挥发性物质和D13产生的12个挥发性物质。其中,癸醇和3,5,5-三甲基己醇能够抑制Xoo的生长,并且3,5,5-三甲基己醇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和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pv.tomato)也有同样的抑制效果,说明其对病原细菌具有广谱毒性。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acillus subtilis OKB105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plants such as nitrogen , phosphorus and other plant hormones , such as growth hormone , secretory growth hormone , schizoid , gibberellin and so on .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cillus subtilis OKB105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plants such as tobacco and rice , and to produce 2 , 3 - butanediol , 3 - hydroxy - 2 - butanone and other volatile substances . In order to confirm this speculation , we have found that the genes encoding arginine decarboxylase , yecA gene encoding putative amino acid / polyamine and the speB gene encoding guanidinase are involved in the growth of plants . The same inhibitory effect was also found in the bacterial blight of tomato (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 vulgaris DC3000 ) and Ralstonia solanacoccup pv . wilt , which indicated that it had broad - spectrum toxicity to pathogenic bacteria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花;芽孢杆菌的应用研究及进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张华勇,李振高;土壤芽孢杆菌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J];土壤;2001年02期

3 于雅琼;陈红艳;李平兰;周伟;;不同生境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性检测[J];食品科学;2007年07期

4 刘国红;刘波;林乃铨;林营志;;芽孢杆菌的系统进化及其属分类学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08年04期

5 刘国红;林乃铨;林营志;刘波;;芽孢杆菌分类与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08年01期

6 余云彦;刘彦隆;徐龙;李校X;;从野芷湖中分离与筛选低温净水芽孢杆菌[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王刘庆;王秋影;廖美德;;多粘类芽孢杆菌生物特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1期

8 刘世珍;;Applied Microbiology公司在重组芽孢杆菌方面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1988年07期

9 谢新东,陈济琛,林新坚,,郑时利,刘中柱;一株芽孢杆菌产生脲酶条件及脲酶提取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6年02期

10 陈小煌;李自然;黄小云;叶秀云;刘波;林娟;;多粘类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红;林乃铨;林营志;刘波;;芽孢杆菌分类与应用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国红;刘波;林乃铨;林营志;;芽孢杆菌的系统进化及其属分类学特征[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刘忠梅;王琦;梅汝鸿;;植物内生芽孢杆菌作用机理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宁华;孙群;杨志荣;;对滇池中具有溶藻能力的芽孢杆菌初探[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桂君;尚宏忠;;生防菌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拮抗性实验[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潘康成;冯兴;崔恒敏;张亚兰;赵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鸡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后肠道芽孢杆菌数量变化[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石明旺;李央央;;一株芽孢杆菌的生防效果研究[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梅影;戴顺英;彭可凡;;苏云金芽孢杆菌工程菌的重组质粒向其他芽孢杆菌的转移[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2004年

9 王勇军;王慧敏;齐俊生;王琦;梅汝鸿;;芽孢杆菌基因缺失体系的建立[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罗远婵;张道敬;魏鸿刚;李淑兰;沈国敏;李元广;;多粘类芽孢杆菌农用活性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芳 编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快速传播[N];北京科技报;2013年

2 潘康成邋杨汉博;饲用芽孢菌作用机理的研究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3 记者 高建进;我国发现地球微生物新种:兵马俑芽孢杆菌[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记者王俊鸣;美发现抗病毒孢子的人体抗体[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跃;海洋源益生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侯晓阳;多粘类芽孢杆菌SC2形态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言周;Bacillus altitudinis SYBC hb4的分离鉴定及其过氧化氢酶性质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4 谢珊珊;芽孢杆菌促生抑菌物质鉴定及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伟舵;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生防芽孢杆菌菌株筛选及芽孢杆菌处理后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汪洋;芽孢杆菌染色体编辑系统构建及三种抗真菌物质合成的遗传调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焦凌霞;DnaK基因调控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嗜酸耐热生理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伟;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拮抗菌株的筛选及TasA基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9 张振华;生防多粘芽孢杆菌SQR-21的定殖与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黄琴;芽孢杆菌影响Caco-2、RAW264.7细胞及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影;益生芽孢杆菌电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2 李继兵;五株芽孢杆菌新种的分离纯化及其鉴定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3 王超;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与铀、铬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杨若岚;乌鸡源芽孢杆菌与中草药配伍对乌鸡生长性能与免疫性能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胡宝翠;猪源益生性芽孢杆菌的筛选与抑菌活性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崔荣强;海洋生境芽孢杆菌对植物的多功能作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7 程园园;苜蓿根际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边;类芽孢杆菌YS-1抑制柑橘采后青霉病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9 屈文杰;饲用芽孢杆菌先天抗鲎素筛选及后天抗鲎素选育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10 叶学军;地芽孢杆菌CHB1产CGTase的分离纯化及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5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05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e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