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2:38
本文选题:黄山市 切入点:土壤养分 出处:《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土壤养分则是影响生产力以及土壤健康的重要因子。从第二次土壤普查至今,现有研究中仅简单描述了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没有深入系统地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同时,对影响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关键因素及影响机理的研究也尚未涉及。因此实施黄山市土壤养分空间变化的相关研究,不仅对黄山市土壤改良和土壤养分的综合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也将为黄山市中低产田改良及精准农业的推行提供重要理论参考。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为研究区,采用传统统计与地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借助数理统计软件与空间分析软件各自的优势,研究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到地力评价期间,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的含量变化情况及丰缺程度,构建了6种养分最佳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并系统分析了六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土壤类型、耕层质地、地形因素以及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为依据,黄山市的有效铁和有效铜的含量丰富,属于一级水平;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锌的含量属于二级水平;而速效钾的含量中等偏低,属于四级水平。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养分含量相比,有效磷的含量有大幅度的增加,上升幅度达到24.83%,而有效锌的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下降量为21.18%,变化幅度最小的为速效钾,仅上升了6.03%。从变异系数角度看,有机质、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属于中等变异程度,而有效磷属于强变异程度。2、六种土壤养分指标均存在半变异结构,并且都以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其中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受到非人为的结构性因素(土壤类型、耕层质地和地形等)的影响,而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受到结构性因素与人为因素(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施肥方式等)的共同影响。3、黄山市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比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格局要更为复杂,而且规律性较弱。就县区为单位分析,可以明确祁门县与休宁县的养分含量相对较高,而歙县东部区域养分含量相对较低,需加强人为管理措施,进而提高区域内整体养分水平。4、黄山市六种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主要与土壤的成土母质有直接关系。不同土壤质地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质地由砂变粘而有升高趋势,速效钾总体上呈现出随土壤颗粒变粗,其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呈现为粘土和壤质土的平均含量高于砂质土壤,而质地对有效磷的影响并不显著。5、坡度与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坡度与有效铁呈显著负相关。高程与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高程与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铜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由于人为施肥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微量元素存在显著差异。
[Abstract]:Soil nutri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of the earth , and it is a very complex natural complex . The soil nutrient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roductivity and soil health . The soil nutrient content of Huangshan city i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a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 effective phosphorus and quick - acting potassium .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晓;乔淑;胡峰;马中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2 姜丽娜,符建荣,范浩定;水网平原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2期
3 陈署晃;马兴旺;许咏梅;何生丽;郭海峰;李毳;严莉;李平;蒋文;杨红丽;;乌鲁木齐县蔬菜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4 盛建东;肖华;武红旗;陈冰;王军;杨新建;田建华;杨朔;钱文东;杨艳;;不同取样间距农田土壤全量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土壤通报;2006年06期
5 王冠;张力仁;;玉米精准作业系统中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图的制作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6 王仕t,
本文编号:1709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0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