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压力的空间分异及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基于342个地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
本文选题:耕地压力指数 切入点:粮食安全 出处:基于342个地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
【摘要】:以342个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利用耕地压力指数、GDI指数、空间自相关、平均增长指数等方法分析2001-2013年中国耕地压力的时空分异格局与过程;在粮食生产因素基础上重点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压力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中国耕地压力状况逐渐减轻,但空间分异程度扩大、空间集聚趋势增强;(2)中国耕地压力格局总体稳定、局部变化,南北分化趋势显著;(3)耕地质量是决定中国耕地压力的基础性因素,农民收入、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压力变动有更为显著的影响,作用超过了粮食生产投入因素。
[Abstract]:Based on 342 prefectur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3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GDI index,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average growth index.On the basis of grain production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on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since 2001, but the degree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has expanded, and the trend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has increased. 2) the pressure pattern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is generally stable and local changes.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s the basic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farmers' incom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level, have a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The effect exceeds the input factor of grain produc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药科大学医药经济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52)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18)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16CYJ10)
【分类号】:F323.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艳琳;盖艾鸿;孙鹏举;张军;;甘肃省不同生态区耕地压力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2 任桂镇;赵先贵;巢世军;董林林;赵毓梅;;陕西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及预测[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年02期
3 曹俊文;史丙仑;刘官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4 贾科利;马欣;张俊华;;宁夏耕地压力与社会经济发展耦合时空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年04期
5 曹学宝;冯艳芬;;广东省耕地压力区域差异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6 张素娟;赵先贵;任桂镇;董林林;耿海波;;江西省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分析及预测[J];土壤;2009年01期
7 黄晓;丁忠义;陶育琼;连惠敏;;江苏省丰县耕地压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8 赵永敢;李玉义;逄焕成;王龙昌;任天志;;四川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年03期
9 贺祥;熊康宁;;岩溶山区石漠化与耕地压力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耦合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2期
10 李亮;但文红;;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耕地压力动态变化分析与预测[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曦;邱昌颖;白丽月;叶夏;;福建省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分析[A];2011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伟;杨子生;;中国西南边疆山区耕地压力动态变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3 徐进才;;内蒙古耕地压力及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林轩 王善元;挖掘木本粮油潜力,减轻耕地压力[N];粮油市场报;2007年
2 陈灏;整治农田4亿亩 耕地压力倒逼土地增效[N];粮油市场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田龙;西北旱区土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黄浩宇;云南省耕地压力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夏婷;中国城镇化水平对耕地压力的影响测度[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杨小爱;焦作市耕地压力评价及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姚建;昆明市耕地压力评价与分析[D];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
6 崔艳琳;基于不同生态区耕地压力差异的甘肃省耕地保护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27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27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