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互花米草入侵下闽江河口沼泽土壤中各形态氮含量和储量

发布时间:2018-04-11 10:11

  本文选题:氮形态 + 短叶茳芏 ; 参考:《湿地科学》2017年03期


【摘要】:在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为生长在闽江河口的本土植物,以短叶茳芏沼泽为对照,研究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0~4 a、入侵4~8 a和入侵8~12 a的0~50 cm深度互花米草沼泽土壤中的各形态氮含量和密度,同时测定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互花米草入侵后,互花米草沼泽0~20 cm土壤全氮和总有机氮含量与短叶茳芏沼泽相比有所增大,并随着互花米草入侵时间延长而增大。在互花米草入侵初期,互花米草沼泽30~50 cm深度土壤全氮和总有机氮含量比短叶茳芏沼泽小,入侵4 a后超过短叶茳芏沼泽;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0~50 cm深度持续增大。0~10 cm、10~20 cm和20~30 cm深度土壤全氮和总有机氮密度分别在互花米草入侵8 a、入侵4 a和入侵初期开始增大;30~40 cm和40~50 cm深度土壤全氮和总有机氮密度在互花米草入侵初期比短叶茳芏沼泽小,分别在入侵4 a和入侵8 a开始增大;0~50 cm深度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密度都持续增大。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和氮密度主要受含水量、盐度、容重和土壤粒径等环境因子影响。
[Abstract]:In the eel beach wetland of the Minjiang River estuary, Cyperus malaccensis was a native plant growing in the mouth of the Minjiang River.The contents and densities of various forms of nitrogen in the soil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 the 0 ~ 4 a, 4 ~ 8 a and 8 ~ 12 years depth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were studi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determined.In the early stage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the soil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organic nitrogen contents in 30 ~ 50 cm depth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swamp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Spartina spp swamp.The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organic nitrogen densities of soil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t the depth of 0 ~ 50 cm. 0 ~ 10 cm ~ 10 cm ~ (-1) ~ 10 cm ~ (-1) and 20 ~ 30 cm depth of soil organic nitrogen. The densities of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organic nitrogen increased at the depth of 40 ~ 40 cm and 40 ~ 50 cm respectively at 8 years after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4 years after invasion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invasion.The soil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organic nitrogen density in the early stage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were smaller than that in the short leaf marsh.The densities of ammonium and nitrate in the soil began to increase at the depth of 50 cm after invasion for 4 years and 8 years, respectively.The nitrogen content and density of soil form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water content, salinity, bulk density and soil particle size.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1088)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项目(J1210067) 福建师范大学校创新团队项目(IRTL1205)资助
【分类号】: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宝石;高灯州;杨平;王维奇;曾从盛;;闽江河口区互花米草入侵不同年限下湿地土壤有机碳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04期

2 胡敏杰;任洪昌;邹芳芳;任鹏;仝川;;闽江河口淡水、半咸水沼泽土壤碳氮磷分布及计量学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3期

3 张林海;刘荣芳;仝川;曾从盛;;盐度对闽江河口淡水洲滩土壤潜在反硝化速率及脱氮效率的影响[J];湿地科学;2015年05期

4 孙志高;牟晓杰;王玲玲;孙万龙;孙文广;;黄河口潮滩盐沼沉积强度对碱蓬残体分解及氮动态的影响[J];湿地科学;2015年02期

5 王军静;白军红;赵庆庆;卢琼琼;贾佳;温晓君;;哈拉海湿地芦苇沼泽土壤碳、氮和磷含量的剖面特征[J];湿地科学;2014年06期

6 许鑫王豪;赵一飞;邹欣庆;杨雯;曹立国;成海;;盐城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11期

7 张文敏;吴明;王蒙;邵学新;姜小三;周斌;;杭州湾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特征[J];土壤学报;2014年06期

8 王刚;杨文斌;王国祥;刘金娥;杭子清;;互花米草海向入侵对土壤有机碳组分、来源和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年08期

9 谭芳林;林贻卿;肖华山;潘辉;崔丽娟;黄丽;林捷;罗美娟;乐通潮;罗彩莲;;不同时期刈割对互花米草生长影响的研究[J];湿地科学;2010年04期

10 王红丽;肖春玲;李朝君;李艳丽;张文Oz;付小花;乐毅全;王磊;;崇明东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容豪;互花米草对河口盐沼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UN Guojun;LI Weihong;ZHU Chenggang;CHEN Yaning;;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Ili River Valley,Xinjiang,Northwest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7年04期

2 向元彬;周世兴;肖永翔;胡庭兴;涂利华;黄从德;;模拟氮沉降和降雨量改变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7年14期

3 王鑫;杨德刚;熊黑钢;安尼瓦尔·买买提;公延明;王建成;;新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7年04期

4 高艳娜;戚志伟;仲启铖;李艳;姜楠;王开运;李沙沙;樊同;;长江口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对长期模拟升温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年03期

5 张雪冰;闫玉琴;陈国静;申卫博;王国栋;;毛乌素沙地典型湖滨带湿地有机碳、氮素空间分布特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年04期

6 刘金娥;苏海蓉;徐杰;黄黄;王国祥;陈建琴;;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06期

7 金宝石;闫鸿远;章文龙;曾从盛;;互花米草入侵下闽江河口沼泽土壤中各形态氮含量和储量[J];湿地科学;2017年03期

8 白娜;王立;孔东升;;黑河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草业学报;2017年05期

9 张骞;姜俊彦;李秀珍;张运清;;潮滩湿地植被发育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积累速率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7年05期

10 金奇;吴琴;钟欣孜;胡佳;胡启武;;鄱阳湖湿地水位梯度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鑫王豪;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强;佟连军;杨丽花;吕宪国;张慧敏;;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J];生态学报;2015年04期

2 潘婷;曾六福;曾从盛;王维奇;;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裸滩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年01期

3 王莹;胡维平;;太湖湖滨湿地沉积物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1期

4 高灯州;曾从盛;章文龙;陈美田;张新中;;闽江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沿水文梯度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6期

5 王军静;白军红;赵庆庆;卢琼琼;贾佳;温晓君;;哈拉海湿地芦苇沼泽土壤碳、氮和磷含量的剖面特征[J];湿地科学;2014年06期

6 许鑫王豪;赵一飞;邹欣庆;杨雯;曹立国;成海;;盐城滨海湿地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11期

7 胡敏杰;邹芳芳;仝川;章文龙;高灯州;;闽江河口短叶茳芏沼泽湿地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和空间分布[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11期

8 肖烨;商丽娜;黄志刚;张文广;薛振山;张仲胜;吕宪国;;吉林东部山地沼泽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地理科学;2014年08期

9 于彩芬;陈鹏飞;刘长安;张悦;韩明辅;周胜玲;卢伟志;;互花米草湿地碳储量及碳汇研究进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年08期

10 樊玉清;赵越;洪波;胡泓;;双台子河口芦苇湿地盐分离子空间变化与植物群落退化演替关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龙;刈割、淹水及芦苇替代综合控制互花米草的生态学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卿;长江口盐沼植物群落分布动态及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3 廖成章;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案例研究与整合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4 陈中义;互花米草入侵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的生态后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昆;;互花米草[J];湖南农业;2006年12期

2 谭芳林;;机械法治理互花米草效果及其对滩涂土壤性状影响研究[J];湿地科学;2008年04期

3 郭乾友;;滩涂互花米草除治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年02期

4 何真真;柴民伟;魏远;刘立民;石福臣;;氯化钙对互花米草镉积累及胁迫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3年06期

5 ;台山县海涂引种互花米草成功[J];农业区划;1986年05期

6 曹洪麟,陈树培,丘向宇;发展互花米草开发华南热带海滩[J];热带地理;1997年01期

7 刘夏;芒果;;暴走的草 互花米草圈地崇明岛[J];新知客;2009年09期

8 刘建,庄志鸿,蔡宣梅;互花米草人工败育技术[J];植物保护;2005年01期

9 肖强,郑海雷,叶文景,陈瑶,朱珠;水淹对互花米草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5年09期

10 沈永明;张忍顺;杨劲松;冯年华;周勤;刘咏梅;陈子玉;;江苏沿海滩涂互花米草及坝田工程促淤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雄邦;田广红;廖宝文;彭少麟;陈沐荣;;运用植物更替措施控制互花米草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杨翼;彭容豪;齐飞;林光辉;;互花米草对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沉积物无机氮库的影响研究[A];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江锦祥;李荣冠;林俊辉;林光辉;郑成兴;王建军;林和山;黄雅琴;王新丽;;红树林湿地互花米草防控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初步研究[A];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黄华梅;张利权;;上海九段沙互花米草种群动态遥感分析[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钦佩;;控制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生态工程模式[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袁琳;张利权;肖德荣;张杰;王睿照;袁连奇;古志钦;陈曦;周香香;平原;祝振昌;;刈割与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控制互花米草的示范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葛宝明;鲍毅新;程宏毅;胡知渊;张代臻;;滩涂互花米草不同入侵阶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黄冠闽;袁霞;张宜辉;;漳江口红树林区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沿江分布格局和生长特性[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袁霞;黄冠闽;张宜辉;陈鹭真;王文卿;;互花米草和秋茄在潮汐水淹胁迫下光合响应机制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王东辉;张利权;管玉娟;;互花米草种群扩散动态模拟研究[A];第九届全国河口海岸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国江 张锡贤 张国光;互花米草危害加剧 莱州急需防治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5年

2 记者 董立万邋通讯员 杨瑛;互花米草生死去留再起争议[N];中国海洋报;2008年

3 徐瑞哲;“互花米草”或能造纸发电[N];解放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秋蓉;外籍互花米草并非“入侵物种”[N];中国海洋报;2009年

5 夏勇;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有望化害为利[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6 杨小英;互花米草疯长侵袭海滩[N];北海日报;2011年

7 冯桦;疯长互花米草侵占闽江口湿地[N];福州日报;2007年

8 记者 刘們;互花米草并非生物多样性的“克星”[N];上海科技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周飞;疯长的小草[N];广东科技报;2011年

10 周华;北部湾面临互花米草泛滥[N];中国渔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互花米草入侵盐沼中芦苇顶枯病的发生机制及生态后果[D];复旦大学;2013年

2 覃凤飞;互花米草的瘤胃降解特性及其对奶牛瘤胃发酵与细菌多样性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4年

3 肖德荣;长江河口盐沼湿地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扩散方式与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燕;互花米草基因型多样性对入侵能力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容豪;互花米草对河口盐沼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贺鹏;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控制的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月;崇明东滩湿地芦苇与互花米草种群间关系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唐龙;刈割、淹水及芦苇替代综合控制互花米草的生态学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冯建祥;互花米草入侵和利用本土红树植物防控情境下红树林湿地食物网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10 王卿;长江口盐沼植物群落分布动态及互花米草入侵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贻卿;刈割对互花米草的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冬秀;崇明东滩互花米草入侵对碳—硫循环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3 齐西同;九段沙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自毒作用的初步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张启明;长江口南汇东滩优势种植被的光谱和理化参数信息提取与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5 邱亚会;浙江沿诲滩涂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miflora)时空动态预测及生物量估测模型构建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段琳琳;互花米草与两种本地红树植物竞争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段博文;红树植物秋茄治理互花米草的生态效应研究[D];集美大学;2013年

8 李润祥;白脊管藤壶在如东互花米草盐沼的附着特征及其沉积效应[D];南京大学;2014年

9 姜路壹;互花米草SaSTT3A和SaSTT3B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10 曹晓莉;互花米草入侵对我国滨海湿地底栖线虫群落的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35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35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