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本文选题:盐碱地 + 人工林 ; 参考:《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柽柳、杜梨、盐柳、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未造林荒地为对照,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不同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荒地相比,各人工林平均土壤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177.89%、76.47%、757.74%、32.76%、30.13%;土壤中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比对照荒地分别提高了47.09%,11.52%,41.07%,76.00%;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蜡(0.777)、杜梨(0.694)、柽柳(0.572)、盐柳(0.436)、荒地(0.030)。
[Abstract]:The soil nutrient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planta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Tamarix chinensis, Pyrus, Saline Willow, and White Wax planta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al saline-alkali lan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unreforested wasteland as the control.The soil fertility of different plantations was evaluated by membership func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soil organic matter, ammonium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increased by 177.89% and 76.477.74% respectively, and the activities of phosphatase, catalase, urease and sucrase in the soil were increased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wasteland, and the contents of phosphatase, catalase, urease and sucrase in the soil were increased.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wasteland, the value of soil fertility was increased by 47.09%, 11.52%, 41.077% and 76.00, respectively,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soil fertility was 0.777m, 0.694m, 0.572, 0.436m and 0.030in the order of soil fertility, respectively, from large to small.
【作者单位】: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鲁农字[2010]6号、2012LZ12-03) 国家白蜡林木良种基地
【分类号】:S71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周绪;;人工林地力退化的机理和恢复方式[J];中国林业;2008年17期
2 廖观荣,林书蓉,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王尚明,杨国清,简明,林琳,陈孝;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土壤与环境;2002年03期
3 杨吉山;王兆印;余国安;张康;刘怀湘;;小江流域不同人工林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侵蚀的控制作用[J];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4 赵守国;;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07年03期
5 刘其文;;楠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6 郭忠升;邵明安;;半干旱区人工林地土壤入渗过程分析[J];土壤学报;2009年05期
7 李瑜琴;;西安地区不同降水年份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8 冯健,张健,梁剑;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初步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牛俊杰;赵景波;王尚义;;汾河流域上游人工林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探讨[J];地理研究;2007年04期
10 钟继洪,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廖观荣;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特征及其成因[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允芬;温学发;刘玲玲;;千烟洲人工林土壤CO_2通量研究[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嘉;南亚热带两种人工林土壤碳过程对减少降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黄雪蔓;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碳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张社奇;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阳;柳树人工林土壤生物学性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2 李莲莲;雨雪冰灾对泰和人工林土壤养分特性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王玲;川南香椿人工林土壤质量月际动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何传龙;不同间伐强度对柏木低效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初期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罗亚进;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平光敏;江苏省月亮山三种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小气候特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7 叶志君;永安市桉树人工林与其它林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对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金旺;乌兰察布草原区两种人工林植被与土壤特征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任帅;岷江干旱河谷不同立地条件辐射松人工林土壤氮、磷、钾季节动态及其质量演化[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10 于海霞;亚热带几种主要人工林对林下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0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5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