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对小粒黑豆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本文选题:小粒黑豆 + 微生物菌肥 ; 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小粒黑豆是豆科植物大豆的一种类型,其籽粒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是我国开发潜力较大的特色植物资源之一。微生物菌肥是一种新兴的多元素肥料,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植株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对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辅助、替代化肥施用的作用。本研究以“神木连枷条”小粒黑豆品种为材料,在不同氮磷施肥水平基础上进行微生物菌肥——放线菌活菌制剂拌种处理,探讨在不同氮磷用量下,微生物菌肥对小粒黑豆农艺性状、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植株根际土壤酶活性、干物质的积累转运以及产量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中等氮肥(纯N 12 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对小粒黑豆植株结荚数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等氮肥(纯N 12 kg/亩)、中等磷肥(纯P2O5 24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对小粒黑豆根系根瘤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小粒黑豆开花后,植株株高、主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主茎结荚数以及分枝结荚数均随着黑豆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加,并在生育后期基本保持稳定;小粒黑豆根系根瘤数量从始花期到鼓粒期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均逐渐增加。(2)在中等氮肥(纯N 12 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对小粒黑豆植株叶绿素相对含量、绿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IPAR)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小粒黑豆开花后生育进程的推进,植株叶绿素相对含量、绿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IPAR)均先缓慢增加,达到峰值后随着植株的衰老而快速下降。(3)在高磷肥(纯P2O5 36 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对小粒黑豆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等氮肥(纯N 12 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对小粒黑豆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小粒黑豆在始花期至结荚期间,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所增加,而成熟期则相对下降。(4)在中等氮肥(纯N 12 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能够显著促进植株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和后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其中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10.49%。各磷肥施用量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显著增加植株的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在低磷肥(纯P2O5 12 kg/亩)施用量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显著增加植株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小粒黑豆开花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及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均先缓慢增加,达到峰值后随着植株的衰老而快速下降。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则随黑豆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5)在低磷肥(纯P2O5 12 kg/亩)以及中低等氮肥(纯N 6,12 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对小粒黑豆产量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低磷肥(纯P2O5 12kg/亩)施用量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较不拌种处理产量提高13.83%;中低等氮肥(纯N 6、12 kg/亩)施用量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较不拌种处理产量分别提高增加14.10%、12.20%;但在高氮量用量(纯N 18 kg/亩)和中高磷肥(纯P2O5 24 kg/亩及以上)施用量条件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后产量反而有所降低。在所有处理中,中等氮肥(纯N12 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小粒黑豆的产量最高,为1840.91 kg/hm2,其次是氮肥用量在低氮肥(纯N 6 kg/亩)施用量情况下,微生物菌肥处理,产量为1780.89kg/hm2。综上所述,微生物菌肥拌种处理在不同的氮磷施肥量下对小粒黑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在低磷肥和中低氮肥水平下,微生物菌肥拌种对小粒黑豆的生长发育和籽粒形成的促进作用较明显,因此,小粒黑豆生产上如果用微生物菌肥拌种可适当减少氮磷化肥的用量。
[Abstract]:The effect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on root nodule formation of small black bean was studied by improv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 increasing plant stress resistance , promoting plant growth , increasing crop yield and improving crop quality . ( 2 )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edium nitrogen fertilizer ( pure N 12 kg / mu ) , the increase of chlorophyll relative content , leaf area , leaf area index and canopy intercep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 5 )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phosphate fertilizer ( pure P2O5 12 kg / mu ) and medium and low nitrogen fertilizer ( pure N 6 , 12 kg / mu ) , the yield of microbial manure was increased by 14.10 % and 12.20 %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29;S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斌;;水稻施用汉邦禾神元微生物菌肥的效果[J];农技服务;2012年12期
2 彭志达;;施用禾神元微生物菌肥对水稻产量与效益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2年12期
3 范正义;王国平;韩迎春;李亚兵;杨北方;毛树春;;复合微生物菌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J];中国棉花;2013年12期
4 毛松;;新型高效微生物菌肥——地恩地[J];农业知识;2004年11期
5 韦美丽;黄天卫;孙玉琴;王炳艳;陈中坚;王朝梁;;世奇微生物菌肥对三七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特产研究;2008年03期
6 陈明桂;杨德金;;“底肥王”微生物菌肥在水稻上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2期
7 李建国;张睿;吴凯;;“富靠奇”微生物菌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试验[J];北方水稻;2010年01期
8 姜妍;王浩;王绍东;刘伟;李远明;;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J];大豆科技;2010年05期
9 战光华;李逢江;;微生物菌肥在农业中的主要应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10期
10 王醒;;农业生产上微生物菌肥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范洁群;褚长彬;吴淑杭;周德平;姜震方;;不同微生物菌肥对桃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褚义红;崔世茂;付崇毅;于成海;刘微;高兴颖;孙潜;;不同微生物菌肥对生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A];2013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学术年会·蔬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侯忠江;我微生物菌肥生产工艺研究取得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专家提示:大棚冬季应特别注重使用微生物菌肥[N];山东科技报;2012年
3 海大;“双动力”海藻生物菌肥在海大生物研制成功[N];农资导报;2007年
4 海大生物 张澍;“海状元”双动力海藻生物菌肥研制成功[N];河北科技报;2007年
5 记者 牛志强;“保绿丰”牌微生物菌肥通过农业部认证[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6 本报记者 赵伟 刘菌;微生物菌肥让黑土地更肥沃[N];长春日报;2005年
7 乐风;餐厨垃圾变成农业生产好肥料[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8 周一林;果树如何施肥才能高产[N];山西科技报;2005年
9 ;农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简介[N];山西科技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魏盼生;神奇菌肥力推“白色农业”[N];汕头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蒋晓玲;解淀粉芽孢杆菌Y19微生物菌肥的研制及其生物效益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5年
2 鲍瑾;微生物菌肥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3 刘会;不同基质和粒径微生物菌肥对苹果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4 陈建明;微生物菌肥对苹果幼苗及花脸病树体氮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5 司丽娜;微生物菌肥菌种分离、鉴定及混合发酵[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洋娟;微生物菌肥对苹果树体生长及病害防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吴晓卫;微生物菌肥改良渭北地区盐碱化土壤作用及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8 褚义红;不同微生物菌肥对温室生菜生长、品质、产量及氮素积累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59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5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