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含钛高炉渣制备叶面肥及甜玉米栽培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含钛高炉渣 + 叶面肥 ; 参考:《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摘要】:以含钛高炉渣、硫酸氢钾、柠檬酸、尿素和氧化镁为原料,采用熔融和螯合法制备叶面肥,并通过大田栽培实验研究了该叶面肥对甜玉米生长状况、产量、性状及籽粒的氮、镁、糖和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叶面肥含有植物营养元素氮、硫、钾、镁、铁和钛;该叶面肥的施用使甜玉米生育期缩短2d;产量、株高、茎粗、穗粗、穗粒数、单穗重、单株有效穗数、叶片中叶绿素的SPAD值、籽粒中氮和镁的质量分数明显增加,籽粒中糖、钛、钒和铬的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且重金属元素钒和铬的质量分数符合国家标准.
[Abstract]:Leaf fertilizer was prepared from titanium blast furnace slag, potassium hydrogen sulfate, citric acid, urea and magnesium oxide by melting and chelating methods.Effects of mass fraction of magnesium, sugar and heavy met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liar fertilizer contained nitrogen, sulfur, potassium, magnesium, iron and titanium,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leaf fertilizer shortened the growth period of sweet corn by 2 days, the yield,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ear diameter, grain number per ear, single spike weight, effective ear number per plant,The SPAD value of chlorophyll in leaves, the mass fraction of nitrogen and magnesium in grain increased obviously, but the mass fraction of sugar, titanium, vanadium and chromium in grain did not change obviously,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vanadium and chromium wa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51090380)
【分类号】:S143;S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雪芳,王义发,李庆富;早熟优质高产甜玉米“加甜16”的选育和栽培要点[J];上海农业学报;2000年04期
2 童军茂,翟金兰,周红,徐小琳;速冻甜玉米加工工艺的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00年06期
3 张宏元,陈旭霞,朱亚波,栾春荣;甜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4 郑洪建,顾卫红,陈龙英,王宏争;甜玉米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综合利用(综述)[J];上海农业学报;2002年02期
5 陈绍慧,杨振山;甜玉米N×T品种及超早熟高密度高产值栽培技术[J];玉米科学;2002年01期
6 郭汉权,刘洪标,王富华,黎庭耀,姚文山;不同条件对甜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7 黄昌礼,张楚文,王阳青;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2003年04期
8 薛喜文,包振普,周歧伟;多效唑对甜玉米种子老化的保护效应[J];南昌水专学报;2003年04期
9 周凤珏,韦贵秀,廖民宗,文信连,徐家强,陈邦宽;超甜黄甜玉米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3年05期
10 郑大浩,李艳茹,郭彦;甜玉米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安红卫;苏云林;;甜玉米的选育和利用[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高科;胡建广;郑锦荣;刘建华;韩福光;文天祥;;甜玉米单倍体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及形态鉴定指标筛选[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3 张建国;刘秦华;范传广;;甜玉米加工副产物的营养及青贮特性研究[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耿大伟;耿蔷;田家波;宋杰;;气象因素与金龟子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气象因素与金龟子的发生对优质鲜食甜玉米的危害及防治)[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5 李余良;胡建广;刘建华;赵楠;张丽华;;高温诱导甜玉米雌穗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6 陆大雷;陆卫平;刘小兵;;甜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许金芳;宋国安;刘佳;;鲜食玉米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8 陆大雷;陆卫平;刘小兵;;甜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福成;甜玉米籽粒品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环境的响应[D];扬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远荣;甜玉米的冰温贮藏保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刘友刚;甜玉米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D];延边大学;2007年
3 赵军华;浙江省甜玉米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俞平高;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现状及其推广模式的探讨[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春辉;微波预处理对甜玉米自发气调保鲜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海棠;甜玉米果蔬粥加工工艺及品质控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夫国;甜玉米脂氧合酶的分离纯化及与风味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红芳;夏播甜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形成及调控[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孙海燕;甜玉米种子引发及其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10 周晓舟;氮、镁、硼对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63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6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