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对养猪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19:45

  本文选题:有机改性 + 凹凸棒石 ; 参考:《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05期


【摘要】:研究表征了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凹凸棒石的结构,探讨了改性凹凸棒石对猪粪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并考察了改性剂修饰比例、废水p H、吸附剂的投加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成功结合到了凹凸棒石表面,有机改性凹凸棒石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原土.两性和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最佳参数为:修饰比例为100%,吸附剂浓度为16 g·L~(-1),p H=4(阳离子改性为6),对猪粪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8%和92%,吸附量分别达到79 mg·g~(-1)和82 mg·g~(-1).吸附过程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两性和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对有机物的吸附分别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式.有机改性凹凸棒石的疏水性增强,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其沉降性能良好,这使其作为一种吸附剂用于实际养猪废水的处理成为可能.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dodecyl dimethyl betaine and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modified attapulgite was characterized.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of modified attapulgite for organic pollutants in pig manure wastewater were discussed.The effects of modifier modification ratio, waste water pH and the amount of adsorbent o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modifiers were successfully bonded to the surface of attapulgite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organically modified attapulgite remained unchanged bu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organic polluta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soil.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amphoteric and cationic modified attapulgite for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are as follows: the modified ratio is 100, the adsorbent concentration is 16 g / L ~ (-1) (cationic modification is 6),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in pig manure wastewater is 88% and 92%, respectively.Do not reach 79 mg / g ~ (-1) and 82 mg / g ~ (-1).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R20.998, and the adsorption of amphoteric and cationic modified attapulgite for organic matter was in accordance with Freundlich and Langmuir isotherms, respectively.The hydrophobicity of organically modified attapulgite increases the adsorption ability of organic pollutants and its settling performance is goo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use it as an adsorb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pig wastewater.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2AA101404-4)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No.2010ZDKG-07)~~
【分类号】:X7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彬;孟昭福;王建涛;马麟莉;许绍娥;杨淑英;;BS-CTMAB复配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2 张月;邱凌;赵君怡;石亚楠;张龙江;张克强;王风;;猪场肥水配制营养液对油菜苗期生长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3 路来福;高芒来;杨森锋;谷峥;刘月宁;;两性表面活性剂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3年06期

4 孔明;尹洪斌;吴雨琛;张路;范成新;;热处理对天然富钙粘土矿物除磷能力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2期

5 章菁熠;梁晶;方海兰;郝冠军;吕子文;柏营;;不同改良材料对铜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6 郭昱廷;彭剑峰;宋永会;程建光;邱光磊;魏建;;温度对ABR反应器处理效果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7期

7 李婷;孟昭福;张斌;;两性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及热力学特征[J];环境科学;2012年05期

8 曾凤;霍守亮;席北斗;昝逢宇;胡翔;李明晓;;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过程中DOM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11年06期

9 白俊风;孟昭福;刘源辉;秦普学;郑萍英;寻路路;郭彩虹;;两性-阳离子复配修饰X土对苯酚的吸附[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10期

10 王欢;裴伟征;李旭东;郝纯;曾抗美;;低碳氮比猪场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J];环境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俊元;微生物絮凝与改性沸石吸附联合处理猪场废水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黄健花;凹凸棒土的有机改性及其应用[D];江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玉环;凹凸棒粘土的改性及其在印染废水脱色方面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2 张婧;凹凸棒土处理含铅废水与高氟水的吸附热力学及机理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林林;王晓燕;陈永娟;张苓荣;;北运河沉积物中主要脱氮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5期

2 赵雅光;蔡利芳;万俊锋;彭凯;王岩;;组合工艺处理猪场废水中试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3 孙志勇;王智懿;张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配钠基膨润土处理模拟苯酚废水[J];化工环保;2016年02期

4 邵基伦;曹刚;李紫惠;黄郑郑;罗恺;莫测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Burkholderia sp.YX02强化连续流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J];环境科学;2016年02期

5 韩梅香;尹洪斌;唐婉莹;;热改性凹土钝化底泥对水体磷的吸附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01期

6 高俊杰;赵瑞华;;溴酚蓝化学修饰固定相的制备及其对盐酸环丙沙星吸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5年06期

7 余璐;孟昭福;李文斌;任爽;吴琼;刘伟;白丹;;CTMAB对BS-12修饰膨润土的复配修饰模式[J];土壤学报;2016年02期

8 葛光毅;王维红;王思民;张小卫;王润;;ABR-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乌鲁木齐小区生活污水[J];广州化工;2015年23期

9 楼耀尹;邓玉君;叶志隆;叶欣;陈少华;;养猪废水回收MAP时抗生素与重金属的残留[J];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10 张诗颖;吴鹏;宋吟玲;沈耀良;张婷;;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协同脱氮处理城市污水[J];环境科学;201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振华;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岩红;铁路自备水厂水质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罗雄兵;改性硅藻土去除原水中Cr(Ⅵ)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3 王开花;玉米秸秆颗粒对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陈冰雁;SDBS有机改性海泡石吸附重金属Pb(Ⅱ)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蒋海燕;不溶性腐殖酸及腐殖酸修饰的凹凸棒处理废水中铀(Ⅵ)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6 傅正强;靖远凹凸棒石吸附水溶液中Cd(Ⅱ)性能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张美薇;凹凸棒对水体中Cu(Ⅱ)的吸附机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8 郭盛;新型Fe_2O_3/氧化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吸附与可见光Fenton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祝溢锴;凹凸棒石黏土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唐合琪;基于海岸带地下咸水与淡水混合的养殖用水处理利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峥;高芒来;罗忠新;谭会;舒神宝;;双吡啶盐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2 陆yN品;江淼;郑芳芳;李娜;杨维本;;多孔树脂及碳纳米管对环丙沙星的吸附行为与机理[J];化工学报;2012年11期

3 吕婧;封莉;张立秋;;不同活性炭对水中微量药物萘普生的吸附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0期

4 郭海刚;杜会英;张克强;王风;;规模化牛场废水灌溉对冬小麦土壤速效氮迁移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4期

5 李婷;孟昭福;张斌;;两性修饰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及热力学特征[J];环境科学;2012年05期

6 佟雪娇;李九玉;袁金华;徐仁扣;周立祥;;稻草炭对溶液中Cu(Ⅱ)的吸附作用[J];环境化学;2012年01期

7 张树杰;张春雷;李玲;余利平;;氮素形态对冬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年06期

8 吴传庆;盖嘉翔;王桥;陈静;王颖;;湖泊富营养化遥感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J];中国环境监测;2011年05期

9 佟雪娇;李九玉;姜军;徐仁扣;;添加农作物秸秆炭对红壤吸附Cu(Ⅱ)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年05期

10 于海琴;闫良国;辛晓东;杜斌;魏琴;范玉华;毕彩丰;;CTMAB和PDMDAAC有机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其表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薇;产絮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特性及絮凝成分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弘鲲;聚合氯化铝铁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壬林,沈满高,周玉英;凹凸棒石土用于油脂脱色的技术试验报告[J];油脂科技;1985年01期

2 陈芸;;国外凹凸棒石概况[J];建材工业信息;1985年11期

3 沈志海 ,朱三光;凹凸棒石的性能及其用途概述[J];非金属矿;1986年02期

4 官伟力;;安徽凹凸棒石资源的开发利用[J];矿产保护与利用;1989年02期

5 王松;机械挤压对凹凸棒石粘结性能的影响[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年03期

6 赵娣芳,周杰,刘宁;凹凸棒石改性机理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5年03期

7 赵娣芳,周杰,楼必君,刘宁;凹凸棒石及其改性产物的抗菌性能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年02期

8 赵萍;姚莹;林峰;张春霞;;凹凸棒石改性方法及其应用现状[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年05期

9 陈天虎;王健;庆承松;彭书传;宋垠先;郭燕;;热处理对凹凸棒石结构、形貌和表面性质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6年11期

10 胡芳;胡惠仁;祖彬;吴学栋;;凹凸棒石微波活化与焙烧活化的比较[J];金属矿山;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霞;贺燕;郭易安;牛智伟;吴王锁;;改性凹凸棒石对钍的吸附特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庆承松;陈天虎;高薇;龚萧;彭书传;;凹凸棒石表面性质[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许铜建;程生平;李自涛;;凹凸棒石晶体结构和酸改性后吸附性能的比较[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4 李予晋;曾路;王娟娟;严春杰;;江苏省盱眙凹凸棒石提纯工艺的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范桥辉;王祥科;吴王锁;;Pb(Ⅱ)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周仕学;王斌;吕东琴;吕英海;李桂江;;凹凸棒石的CTAB改性及其对藻生长的抑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7 谢晶晶;彭书传;陈天虎;庆承松;陈菊霞;;负载TiO_2凹凸棒石光催化剂制备实验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8 王一达;牛智伟;许君政;吴王锁;;Th(Ⅳ)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研究[A];首届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杨扬;刘金刚;苏艳群;;凹凸棒石处理涂布白纸板制浆废水的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代光剑;蔡祥;李雪梅;谭绍早;;季擕阳离子改性凹凸棒石的制备及抗菌活性[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戎培康;希腊公司进入凹凸棒石市场[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汪志;甘肃成立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张耀文;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在白银成立[N];白银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保荣;白银开发利用凹凸棒石资源[N];甘肃日报;2009年

5 盱眙博图凹土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周灿伟;凹凸棒石在中空玻璃干燥剂中的运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6 高子发;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在白银成立[N];甘肃经济日报;2008年

7 ;凹凸棒石[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8 张耀文;台商拟投资开发白银市凹凸棒矿[N];白银日报;2008年

9 国都证券;巢东股份 低价能源 双底将成[N];证券时报;2008年

10 华西证券 曹雪峰;巢东股份:凹凸棒石致富?[N];中国证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晶晶;热处理凹凸棒石结构、物性演化及其对磷的吸附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史建设;凹凸棒石表面改性及其在尼龙6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谷正;凹凸棒石与水滑石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复合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元法;凹凸棒石油脂脱色机理及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5 贺志丽;锆改性凹凸棒石及锆/铝/铈体系复合除氟材料的制备及其除氟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清;粘土矿物材料对水体中砷和重金属的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茂丽;缓冲/回填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及预测分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良;粘土基陶瓷—碳复合材料的原位热压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刘斌;凹凸棒石基硅藻土和紫砂基竹炭孔芯滤材制备与性能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琦;有机接枝改性凹凸棒石对磷的吸附性能的影响[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6 高洋;凹凸棒添加堆肥过程中的重金属形态变化与生物毒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熊长军;凹凸棒石与锌的水热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史晓莉;凹凸棒石表面特性及其与重金属离子的界面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9 韩璐;凹凸棒石碱溶产物、动力学研究及其地球化学意义[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潘敏;凹凸棒石铁/铝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吸附磷的实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5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65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9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