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土壤微生物—腐殖质—矿物间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19 15:05

  本文选题:胞外电子传递 + 微生物 ; 参考:《土壤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是地球表层系统元素循环与能量交换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以微生物—腐殖质—矿物之间电子转移为核心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得到重视,拓展了以带电的土壤胶体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重心的土壤界面过程的内涵,成为地球表层系统物质间相互作用新的关注点,启示我们从化学与生物两个角度重新认识地球表层系统过程。本文从微生物、腐殖质和矿物等要素入手,综述了其地球化学角色与功能,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胞外电子传递的途径与方式;从热力学的角度探讨了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能量变化,从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胞外电子传递的传质与速率;介绍了若干胞外电子传递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Abstract]: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port by microorganisms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element cycling and energy exchange in the Earth's surface system.In recent years,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with th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microorganism, humus and minerals as the core have been paid attention to,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oil interface process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arged soil colloids and ions has been expanded.It has become a new focu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tter in the Earth's surface system, which enlightens us to re-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the earth's surface system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In this paper, the geochemical roles and functions of microorganisms, humus and minerals are review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ways and means of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port are discussed.The energy change of the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is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rmodynamics, the mass transfer and the rate of the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are discussed from the kinetic point of view, and som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are introduced.Som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need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025003)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22105)共同资助~~
【分类号】:S15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才军,陈珈;植物细胞跨质膜电子传递与信号转导[J];植物学通报;1996年S1期

2 李功藩,蔡琬平,吴亚君,刘冬,张忠伟,黄峻;叶绿体结构状态与光化学活性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报;1987年03期

3 吴莹,范瑞溪,狄俊伟,周剑峰,余凤燕;儿茶酚胺在油/水界面电子传递伏安行为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95年04期

4 李子才;光合磷酸化工与电子传递、质子梯度有关吗?[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5 马晨;杨贵芹;陆琴;周顺桂;;Fontibacter sp.SgZ-2厌氧腐殖质/Fe(Ⅲ)还原特性及电子传递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09期

6 黄仲贤,孙炳耘,王文虎,姚萍,王韵华,谢毅;静电作用对细胞色素b_5与细胞色素c之间电子传递的影响[J];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05期

7 李淑俊,程秋琛,王健,徐亚南,蔡剑萍;融合膜中PSⅡ激发的电子推动嵴膜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J];植物生理学报;1993年04期

8 俞皓;曾小华;李坤宝;宋鸿遇;朱章玉;徐春和;;氯乙酸盐对PSⅡ和紫细菌反应中心电子传递不同影响的比较[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97年01期

9 吴也凡,曾定;固氮酶反应中ATP驱动的电子传递[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1年06期

10 吴也凡,曾定,林国栋,洪亮,蔡启瑞;电子传递促进的ATP水解[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健伟;李延伟;尹星;王东旭;刘洪梅;;单分子电子传递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李延伟;姚金环;李岩;;分子导线共轭骨架结构对电子传递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赵健伟;李延伟;尹星;王东旭;刘洪梅;;单分子电子传递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张倩倩;杨小弟;刘松琴;;纳米碳管增强固定化蛋白质的直接电子传递及其传感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米华玲;BeatrixG.Schlarb;DerekS.Bendall;ChristopherJ.Howe;;疏水区域在蓝藻Phormidium laminosum细胞色素f与质兰素之间电子传递中的作用[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6 余翠;刘洪梅;高能越;赵健伟;;并苯分子中不同通道的电子传递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孙健;刘科;刘扬;张启元;;光诱导电子转移与光合作用人工化学模拟研究—Ⅴ.光活性脂质体内多级跨膜电子传递反应的时间分辨ESR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王春涛;韩继红;桑丽;吕亚宁;;表面活性剂对Cu/L-Cys自组装膜电子传递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刘海清;邓子峰;田阳;;细胞色素C在不同构型的金纳米上的直接电子传递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彦;周剑章;徐静;林仲华;;纳电极尺寸对电子传递速率常数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锋;小分子化合物,电化学活性菌及纳米材料间的电子传递机制及应用拓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毕艳华;仿生界面上生物分子的电子传递和荧光光谱电化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秦玉华;磷灰石及纳米氧化铝模板组装体系蛋白质的电化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陈志春;辣根过氧化物酶新型电极的构筑与自组装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马巍;辅酶Q类似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潘登奎;La(Ⅲ)促进光合作用的机理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利丹;巨大芽孢杆菌LLD-1胞外电子传递机制及其还原Cr(Ⅵ)的特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倩倩;纳米粒子增强蛋白质直接电子传递及其传感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艳;生物大分子在新型无机材料界面上的电子传递行为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4 涂毅;纳米材料修饰界面上生物分子的电子传递[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凯;检测腺苷脱氨酶活性和研究蛋白质间电子传递的电化学新方法[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李丛丛;新型电化学糖传感器的构建和电子传递动力学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崔燕平;卟啉及DNA碱基对电子传递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艾晖晖;血红蛋白仿生膜的电化学传感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3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73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