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滴灌水分驱动穴施鸡粪对土壤酶活空间分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9 10:27

  本文选题:滴头位置 + 穴施鸡粪 ; 参考:《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年01期


【摘要】:利用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滴头位置和穴施鸡粪对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布的影响,为大田施肥和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设置两个滴水位置:距肥料中心0和30 cm,施肥方式为穴施,将其组合为CM_0(水肥位置一致)、CM_(30)(滴头距肥料30 cm),以不施肥滴头正下方为对照(CK),测定了垂直深度(0~60 cm)和水平位置(10、20和30 cm)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滴水和穴施鸡粪处理均能提高不同土层各水平位置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且在0~20 cm土层各水平位置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增加。3种酶活性均在5~15 d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CM_0和CK处理在整个处理周期中,各土层3种土壤酶活性均在水平10 cm酶活性最高,以滴头为中心向四周减小,而CM_(30)在0~20 cm土层处理后5 d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水平30 cm最高,离滴头水平距离越远其活性就越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脲酶活性水平10 cm最高,离肥料水平距离越远其活性越小,蔗糖酶活性没有一致的规律,而碱性磷酸酶水平10和30 cm高于20 cm,20~40 cm土层脲酶活性在处理25 d后以肥料为中心向四周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整个处理周期中各水平30cm最高。因此,水肥相同位置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耕层离肥料水平10 cm位置土壤酶活性最高。
[Abstract]:The field simulation test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rop head position and manure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ield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technology. The experiment set up two drip water positions: 0 and 30 cm from the fertilizer center, and the fertilization mode was CM_0 (the posi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is consistent), CM_ (30) (30 cm drop head fertilizer). The soil urease, invert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the vertical depth (0~60 cm) and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10,20 and 30 cm) were measured at the vertical depth (CK) and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10,20 and 30 c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urease, invert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could be improved by drip and cave dung treatment, and in the 0~20 cm soil layer. The activity of soil enzyme in each leve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3 D enzyme activity at the maximum of 5~15 D, and gradually decreased by.CM_0 and CK in the whole treatment period. The activity of the 3 soil enzymes in each soil layer was the highest in the level 10 cm enzyme, and the drop head was reduced to four weeks, while the CM_ (30) was treated with 5 d urease and sucrase after the 0~20 cm soil layer. The activity level of 30 c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rop head, the smaller the activity was, the higher the activity was, the activity of urease was 10 cm, the activity of urease was the highest as the treatment time extended, the less active the activity was, the activity of invertase was less consistent with the level of fertilizer.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level 10 and 30 cm were higher than 20 cm, and the urease activity of 20~40 cm soil layer was fertilized after 25 D treatment. The activit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was highest at all levels of 30cm in the whole treatment cycle. Therefore, the same posi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was more beneficial to soil urease, invert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the soil enzyme activity was the highest at the level of 10 cm from the level of fertilizer.

【作者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501) 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RCZX20113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42B02-3)
【分类号】:S15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永春;农田土壤酶活性生态背景的灰色分析[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2期

2 宫璇,李培军,,张海荣,焦晓光,郭伟;土壤的芘污染与土壤酶活性[J];农村生态环境;2004年03期

3 宫璇,李培军,张海荣,郭伟,焦晓光;菲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4 王颖,许广波,刘文利;苹果梨园土壤酶活性初报[J];土壤通报;2005年03期

5 蔡信德,仇荣亮,汤叶涛,方晓航,陈桂珠;外源镍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杨春璐;孙铁珩;和文祥;陈苏;;汞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7 范书凯;徐华山;赵同谦;;煤矿沉陷区土壤酶活性研究——以林地为例[J];能源环境保护;2007年06期

8 周世萍;段昌群;余泽芬;赖巧玲;刘宏程;;毒死蜱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年06期

9 曾玲玲;张兴梅;洪音;刘德福;;长期施肥与耕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年02期

10 李丹;何腾兵;刘丛强;涂成龙;李广枝;;喀斯特山区土壤酶活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学;郭建芳;褚淑贞;张乃明;谢春琼;;云南省设施土壤酶活性研究[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叶美凤;覃勇荣;黄振球;刘旭辉;;不同植被对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3 妥德宝;任龙梅;范俭;;不同培肥措施对旱薄地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1997年

4 孙辉;唐亚;罗英;祝其丽;;珠穆朗玛峰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酶活性研究初报[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管冠;涂书新;杨俊诚;张建锋;杨利;;稻麦轮作不同施磷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闫晗;吴祥云;黄静;;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和文祥;蒋新;卞永荣;王芳;;杀虫双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8 章俊霞;刘苑秋;吴春生;;退化红壤区重建森林凋落叶下土壤酶活性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志强;侯宪文;李勤奋;邓晓;李光义;;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香蕉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磊;张彦峰;王翠苹;孙红文;;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媛媛;采煤塌陷地泥浆泵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凤莲;N添加对油松幼苗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孙露莹;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张飞;铀及伴生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战厚强;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蒋晓梅;不同施肥处理对桃园土壤酶活性及植株生长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万红梅;废弃纸尿裤中水肥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7 丛琳;恩诺沙星、阿苯达唑对蚯蚓抗氧化酶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8 熊孝楠;蚓粪用量对设施内番茄连作土壤酶活性的调节[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楠;重金属形态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许舒娴;硒在油茶林中的吸收积累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19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819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