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对植被过滤带响应的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植被过滤带 + 径流拦截率 ; 参考:《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为探讨植被过滤带在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中对水沙的拦截效果及其水动力学机理,通过在室内土槽上设置模拟植被过滤带并进行浑水冲刷试验,得到有无模拟植被过滤带情况下的产流产沙情况及相关水动力学参数,定量分析了植被过滤带对径流、泥沙的拦截效果并探讨了坡面产沙率与水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过滤带在放水冲刷试验中能有效拦截径流和泥沙,且在较小流量下,径流和泥沙的拦截效果更好,在200L/h流量下,拦截率分别可达33.2%和96.9%;在冲刷过程中,有无模拟植被过滤带产沙率与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分别呈指数函数(R2=0.67,R2=0.83)和幂函数(R2=0.70,R2=0.87)增大关系;采用含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的非线性回归方程Rs=1.184×10-6τ-4.114ω3.839(R2=0.73)预测产沙率效果较好。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ception effect of vegetation filtration belt on runoff and sediment production on slope surface and its hydrodynamic mechanism, a simulated vegetation filter belt was set up on an indoor soil trough and a muddy water scour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nd related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with or without simulated vegetation filtration zone. The interception effect of vegetation filtration zone on runoff and sediment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 yield and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on slope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getation filter belt can effectively intercept runoff and sediment in the flushing test, and the interception efficiency of runoff and sediment is better under the smaller flow rate, and the interception rate can reach 33.2% and 96.9% under 200L/h flow, respectively, and in the process of scouring, the interception rate can reach 33.2% and 96.9%,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ediment yield and shear stress and flow power in simulated vegetation filtration zone, which are increased by exponential function (R2O0.67) and power function (R2O0.70R2 + 0.87), respectively. The non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Rs=1.184 脳 10-6 蟿 -4.114 蠅 3.839 R2O 0.73) is used to predict sediment yield.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溧阳市国土资源局;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062)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6070) 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KJXM2016009)
【分类号】:S1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倩;佘冬立;章二子;许文涛;;海涂盐碱地工程边坡土壤抗冲刷性能试验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05期
2 申小波;陈传胜;张章;孙晓涛;肖波;;不同宽度模拟植被过滤带对农田径流、泥沙以及氮磷的拦截效果[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3 佘冬立;刘冬冬;彭世彰;刘营营;;海涂围垦区排灌工程边坡土壤侵蚀过程的水动力学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1期
4 张乐涛;高照良;田红卫;;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水动力学过程[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24期
5 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王春香;;晋西黄土高原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3期
6 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张正;孙会;;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理化性质[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7 邓娜;李怀恩;史冬庆;汪磊;;径流流量对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8 杨玉梅;郑子成;李廷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4期
9 李怀恩;庞敏;杨寅群;杨方社;孙晓丽;;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悬浮固体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06期
10 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郑圣先;;自然降雨条件下香根草生物篱对菜地土壤地表径流和氮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芳市;陈培济;黄炎和;林金石;詹振芝;葛宏力;季翔;;集中水流下土石混合崩积体坡面侵蚀水动力特征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6期
2 陈倩;傅瑜;佘冬立;冯晓红;罗和文;;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对植被过滤带响应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6期
3 葛芳红;周正朝;刘俊娥;王宁;李静;蒋平海;;黄土丘陵区4种典型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及对土壤分离速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6期
4 茅超颖;王云琦;马瑞;夏妍;王婕;向靓杰;张守红;;植被过滤带水土保持和水质净化效益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年11期
5 徐加盼;邓羽松;陈峰云;王秋霞;刘丹露;丁树文;;花岗岩崩岗不同层次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5期
6 李波;李晔;赵绍林;肖华锋;李豪瑞;;植物篱对石灰土坡耕地理化性质及磷素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5期
7 李建明;孙蓓;王一峰;王文龙;张长伟;郭明明;;矿区3种弃土弃渣体侵蚀及水动力学差异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10期
8 吴长松;赵清贺;刘璞;张yN帆;卞子亓;徐珊珊;;北江红壤河岸坡面侵蚀水动力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年05期
9 吴林川;孙婴婴;;水陆交错带生态功能及其氮素截留效果研究进展[J];珠江水运;2017年17期
10 张祖莲;洪斌;黄英;梁谏杰;邱观贵;;降雨作用下红土型坡面径流特性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J];山地学报;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冬立;刘冬冬;彭世彰;刘营营;;海涂围垦区排灌工程边坡土壤侵蚀过程的水动力学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1期
2 王丹丹;张建军;茹豪;黄明;李民义;王春香;;晋西黄土高原不同地类土壤抗冲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3期
3 肖波;萨仁娜;陶梅;王庆海;;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中泥沙和除草剂的去除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2期
4 李强;刘国彬;许明祥;张正;孙会;;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理化性质[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5 张永东;吴淑芳;冯浩;霍云云;;黄土陡坡细沟侵蚀动态发育过程及其发生临界动力条件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2013年02期
6 张乐涛;高照良;李永红;田红卫;;模拟径流条件下工程堆积体陡坡土壤侵蚀过程[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7 刘俊娥;王占礼;高素娟;张宽地;;黄土坡面片蚀过程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8 陈安强;张丹;熊东红;刘刚才;;元谋干热河谷坡面表层土壤力学特性对其抗冲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9 邓娜;李怀恩;史冬庆;汪磊;;径流流量对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10 崔丽娟;李伟;张曼胤;赵欣胜;张岩;王义飞;;复合人工湿地运行2a净化水禽污水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金娟;徐光乐;;森林过滤带减沙作用研究[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年06期
2 向华安;利用草滤带减少褥草径流中的雌二醇-17β[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三雄;谢莉;彭庭国;朱靓;闾彬彬;陈文炳;廖伯营;;地表覆盖状况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堆积土水土流失的影响[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换届及第五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霍炜洁;草地过滤带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截留效应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2 陈三雄;广东大宝山矿区水土流失特征及重金属耐性植物筛选[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申小波;草本植被过滤带对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拦截效果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2 萨仁娜;草本植被过滤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初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孙晓涛;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效果的VFSMOD模型适用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显文;一种新型雨水滤清系统的初步设计与试验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13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1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