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渣堆肥过程中基质对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影响
本文选题:重金属 + 锰渣 ; 参考:《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7年12期
【摘要】:采用不同生物质废弃物对电解锰渣进行堆肥发酵,并用逐次溶解(BCR)分步提取法对堆肥后样品中重金属(As、Zn、Pb、Cd、Cu)形态及含量进行分析,评价不同基质对堆肥过程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锰渣堆肥前后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变化影响最大,经其发酵后,重金属水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残余态均有显著的提高,说明堆肥过程可以起到钝化锰渣中重金属的作用。
[Abstract]:The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of electrolytic manganese slag was carried out by different biomass wastes, and the forms and contents of heavy metal (AsZnZnPbPbPbCU) in the compost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successive dissolution BCRs step by step extrac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changes of heavy metal forms during compos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tivated sludge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changes of heavy metal forms before and after composting. After fermentation, the water soluble state of heavy metals decreased to some extent, while the residual st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ting process can play the role of passiv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manganese slag.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B01B03)
【分类号】:S141.4;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永恩,傅宇众,李仲超;数理分析法在重金属形态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1986年03期
2 徐铁峰;;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韩张雄;王龙山;郭巨权;李雪莹;马娅妮;刘晓艳;;土壤修复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综述[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年02期
4 黄思宇;彭晓春;吴彦瑜;陈志良;;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年02期
5 冯元章;东河(成县段)中重金属形态的初探[J];环境科学;1987年06期
6 李非里,刘丛强,宋照亮;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化学分析综述[J];中国环境监测;2005年04期
7 韩春梅;王林山;巩宗强;许华夏;;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其环境学意义[J];生态学杂志;2005年12期
8 周康民;汤志云;黄光明;肖灵;江冶;高孝礼;;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研究[J];江苏地质;2007年03期
9 毛竹;王浩;;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科技资讯;2013年08期
10 刘佳;王立华;陈理达;;水库淤泥烧制后重金属稳定性试验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顺安;郑向群;张铁亮;刘书田;;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动态及展望[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张哲;党志;易筱筠;;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对尾矿中重金属赋存状态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福生;马丹;王宗芳;;应用微波能量快速监测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亚平;许春雪;王苏明;黄毅;嵇鹏;安子怡;龚礼胜;李艳艳;;生态地球化学中土壤及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顺序提取标准物质的研制[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尹华;王婷;叶锦韶;彭辉;何宝燕;秦华明;张娜;;BDE209对蜡状细菌改变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振国;王春春;罗春玲;;安徽铜陵凤凰山矿区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7 丁竹红;姚藩照;胡忻;尹大强;;[S,S]-EDDS对黑麦草吸收重金属及土壤重金属的团聚体分布的效应[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周炎武;陈桂珠;;汕头海岸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生物累积研究[A];第四届中国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韩卉;杨玉宝;李季;罗维;;污泥农用重金属积累及其在土壤中的形态变化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10 滕洪辉;胡财政;宁军博;江润仁;任百祥;;污泥堆肥过程中磷元素的形态变化[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兴永;生物炭及翻堆频率对鸡粪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吕兑安;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特征及钝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3 杨春霞;含铊黄铁矿利用过程中毒害重金属铊的迁移释放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4 时进钢;表面活性剂对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胞外酶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建坤;雅鲁藏布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析及风险评价[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俊霞;基因表达式编程在重金属形态预测建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3 封帅;河道污染底泥淋洗处理中重金属形态分布转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毛彦青;河道污染底泥生物和化学修复对重金属形态分布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赵长坡;贾鲁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D];南京大学;2014年
6 高红运;重金属形态预测建模中GEP算法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7 沈志勇;南京市郊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生物累积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张晓逵;山西、河南部分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鑫;济南市主要土壤类型在不同功能区的重金属形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隆伟;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异及其驱动因子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3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4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