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石灰岩地不同作物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11 13:31

  本文选题:石灰岩 + 不同作物 ; 参考:《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作物种类下石灰岩坡地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的特征。结果表明:CK、花生和红薯坡面之间的产沙量、产流量、养分流失量均差异显著,红薯坡面在产沙量、产沙模数、产流时间中为三者最小,而花生坡面在节流方面表现突出;花生与红薯在养分固持方面均优于CK,但红薯坡面各养分固持效果优于花生坡面13.8%~300%;花生和红薯坡面的氮素和磷素流失拟合方程结果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拟合系数超过0.85,建立三项式函数为特征方程更适合描述花生与红薯种植坡面养分迁移过程。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and nutrient loss in limestone sloping land under different crop species were studied by artificial rainfall simulation in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diment yield, and nutrient loss between peanut and sweet potato slope. The sediment yield, sediment yield modulus and runoff time were the lowest on sweet potato slope, but the peanut slope was prominent in throttling. Both peanut and sweet potato were superior to CK in nutrient fixation, but the nutrient fixation effect on sweet potato slope was better than that on peanut slope 13.80.The fitting equ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of peanut and sweet potato slope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 fitting coefficient was more than 0.85, and the characteristic equation of trinomial function was more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nutrient migration process on peanut and sweet potato slope.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5204155)
【分类号】:S1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雕,吴发启,刘丽莉;黄X⊥裂至魇Ч媛沙跆絒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黄生斌;刘宝元;孙江;刘晓霞;路炳军;段淑怀;;密云县密云水库流域坡耕地养分流失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3 董敦义;张彪;张灿强;杨艳刚;潘春霞;王斌;;太湖流域安吉县林地养分流失评估[J];资源科学;2011年08期

4 张展羽;左长清;刘玉含;张靖宇;;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作用过程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5 傅涛,倪九派,魏朝富,谢德体;雨强对三峡库区黄色石灰土养分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2期

6 肖延玉;;北京市密云水库流域农田养分流失特征分析[J];北京农业;2010年S1期

7 许峰,蔡强国,吴淑安,张光远;坡地等高植物篱带间距对表土养分流失影响[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年02期

8 吴电明;夏立忠;俞元春;李运东;;坡耕地氮磷流失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2009年06期

9 肖延玉;;北京市密云水库流域农田养分流失特征分析[J];北京农业;2010年18期

10 刘海;陈奇伯;周玲;唐佐芯;;土壤水分运动对坡耕地养分流失影响研究综述[J];绿色科技;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前进;于兴修;;平邑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养分流失监测[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辉;王全九;邵明安;姚帮松;;水蚀条件下黄土坡地养分流失过程模拟[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新虎;张展羽;杨洁;王超;;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措施地下径流养分流失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冯君;郄瑞卿;孙彦君;王继红;;吉林省中部黑土耕层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实验研究[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5 崔艳平;郑粉莉;;不同土壤水文条件下红壤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过程的试验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6 赵恒斗;;发展沼气对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与应用[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维农;减少农家肥养分流失有“四招”[N];吉林农村报;2008年

2 记者 曹陇生邋通讯员 任晓军;我省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获初步成效[N];陕西日报;2007年

3 薛华;谨防农家肥养分流失[N];陕西科技报;2008年

4 张力;有机肥和化肥的区别[N];山西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志林;三峡库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斌;不同农作处理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朱子龙;太行山石灰岩坡地水土及养分流失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军健;不同种植模式下紫色土坡耕地水分及养分流失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刘洋;江西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措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及养分流失特征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张佳琪;片麻岩坡地不同下垫面水土和养分流失规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年

6 崔元文;四川紫色土丘陵区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下坡地养分流失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张冠华;模拟降雨条件下柠条群落坡面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君;广元市碗厂沟小流域次降雨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保娜;坡耕地不同复种系统作物生产力和土壤氮磷形态变化及农田养分流失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10 白玉珠;坡度对黑土养分流失影响效应的实验室模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05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05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