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与大豆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选题:气象灾害 + 灾损量 ; 参考:《自然灾害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为深入探究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基于1987~2013年黑龙江省农业统计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并构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数理模型。该模型从受灾范围和灾害强度2方面入手构建受灾比率和相对灾损量指标,并划分为1987~1997、1998~2007和2008~2013年3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大豆生产有负面影响;从受灾范围和受灾强度看,洪涝灾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关键农业气象灾害;旱灾对灾害强度影响大,对受灾范围影响小,而冷冻害的影响与旱灾相反;风雹灾对黑龙江大豆生产影响小;黑龙江大豆生产几乎不受台风灾的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 of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soybean yiel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87 to 2013,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ybean yield and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is constructed. The model constructs the index of disaster ratio and relative disaster loss from two aspects of disaster coverage and disaster intensity, 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987-1997, 19982007 and 2008- 201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soybean production, the flood disaster is the key agrometeorological disaster in soybean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drough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isaster intensity. The effects of hail on soybean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are small, and soybean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is almost unaffected by typhoon.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1077)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KJQN201407)~~
【分类号】:S42;S56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廷全,王萍,祖世亨;黑龙江省2000年农业气象灾害综述[J];黑龙江气象;2001年02期
2 王雪岚;;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中国减灾;2006年05期
3 李松平;严力蛟;娄伟平;孙永飞;;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及防灾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4 冯明;陈正洪;刘可群;吴义城;毛飞;黄永平;;湖北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年04期
5 唐蓉;;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灾害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6 王记芳;朱业玉;刘和平;;近28a河南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年S1期
7 张星;陈惠;周乐照;;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灰色评价与预测[J];灾害学;2007年04期
8 张斌;;浅议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13期
9 屈振江;郭江峰;曾英;李建军;;陕西市县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研究[J];灾害学;2008年03期
10 姜小丽;;浅析衢州市气候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胜;丁霞;谢五三;唐为安;;基于灰色关联的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年景评估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2 张星;;农业气象灾害灰色评估与预测[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记芳;;近28年河南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董占强;王海锋;张海霞;;邯郸主要农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服务[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胡玲;王春风;于爱玲;;庆云县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屈振江;郭江峰;曾英;李建军;;陕西市县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研究[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卢丽萍;刘伟东;程丛兰;;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特征与粮食安全的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张秋跃;龚乃弘;廖宏;;宜春市农业气象灾害情报预报服务系统[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卫丽萍;闫世明;赵丽平;岳江;王小兰;;山西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雪民;;研发市级农业气象灾害预评估系统的初步探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彦 马高飞 通讯员 肖清华;潍坊农业气象灾害评估添“砝码”[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记者 尹立武;本年度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在吉林举行[N];中国气象报;2013年
3 蓝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减灾对策研究将启动[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曹颖邋通讯员 商兆堂;江苏建成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体系[N];中国气象报;2007年
5 马晓群;安徽创新农业气象灾害定量监测预警[N];中国气象报;2007年
6 毛翠辉邋赵现平;河北:气象农业共绘一片蓝天[N];中国气象报;2007年
7 胡亚;2007年度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偏重[N];中国气象报;2007年
8 记者 毛翠辉 通讯员 张晶 邢文发;河北织造农业气象灾害防护网[N];中国气象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杨彦芳;保定:打造农业气象灾害“专家品牌”[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0 记者 郭军 通讯员 张明 王景红;我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取得成果[N];陕西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若子;东北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特征与风险综合评估[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2 杨若子;东北玉米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特征与风险综合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跃勇;稻作规模种植气象灾害分析及防灾减灾应用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
2 姚亚庆;1950-2015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陈珊;湖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推广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王新堂;基于乡镇拟合数据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5 胡亚男;1978-2008年中国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6 周长生;黑龙江省近三十年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孙玲美;特色林果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张星;福建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蔡冰;基于低温寡照的江苏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刘维;基于RS和GIS的江苏省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9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2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