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两株戴氏霉对水稻秸秆的降解及产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8 02:35

  本文选题:秸秆降解 + 戴氏霉 ; 参考:《菌物学报》2017年05期


【摘要】:本文旨在构建能够高效降解水稻秸秆的戴氏霉组合菌。通过兼容性试验,选取木质素降解菌灰戴氏霉H57.1菌株与纤维素降解菌合川戴氏霉H08.1菌株组合发酵降解水稻秸秆,以失重法和范氏洗涤剂法检测其对秸秆的降解效果,用胞外酶活测定法探索其产酶规律。结果表明,菌株H57.1和H08.1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组合菌H57.1+H08.1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明显高于单一菌株,秸秆失重率高达55.7%,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48.9%、72.6%和57.0%;对发酵过程产酶情况的分析进一步表明,组合菌H57.1+H08.1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与其产酶能力密切相关。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a strain of Mycobacterium Dioscorea which can efficiently degrade rice straw. Through compatibility test, the lignin degrading bacteria H57.1 and cellulose degrading bacteria H08.1 were selected to ferment and degrade rice straw. The degradation effect of rice straw was tested by weightlessness method and van's detergent method. The method of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law of enzyme produ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H57.1 and H08.1 had good compatibility, th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rice straw by combination strain H57.1 H08.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strain, the weight loss rate of straw was up to 55.775 and lignin.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hemicellulose and cellulose were 72.6% and 57.0%, 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enzyme production during fermentation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ability of the combination strain H57.1 H08.1 to degrade rice straw wa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enzyme produc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资源研究所;云南大学中草药生物资源研究所云百草实验室;
【基金】: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金项目[黔科合人字(2013)05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010) 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3FY110400)~~
【分类号】:S1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琳;刘春晓;王小华;孙勤芳;卞新民;;水稻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环境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年04期

2 施建国;郭志超;邬程辉;;水稻秸秆全量简易还田技术试验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3 李彬;高翔;孙倩;陈坤杰;;基于3,5-二硝基水杨酸法的水稻秸秆酶解工艺[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1期

4 王宁;田春蓉;林晓艳;王建华;;水稻秸秆的微波液化研究[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3年01期

5 李继福;任涛;鲁剑巍;丛日环;李小坤;马晓晓;;水稻秸秆钾与化肥钾释放与分布特征模拟研究[J];土壤;2013年06期

6 姚绍坤;沈文生;张德全;;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9期

7 顾克军;张斯梅;许博;张恒敢;杨四军;;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估算[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2年01期

8 张瑾;王秀仑;郑泉;;利用水稻秸秆制作可完全降解的生物质板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9 沈其荣,徐勇,杨红,周立祥,郁清,周志萍;化学处理水稻秸秆水溶性有机物的光谱特征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2期

10 曾青兰;;一株降解水稻秸秆的丝状真菌降解特性的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谢占玲;何智媛;;四株不同属真菌粗酶液协同降解水稻秸秆效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顾金刚;李世贵;龚明波;冯新光;姜瑞波;;水稻秸秆腐熟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程雪松;何秀院;唐瑜;;水稻秸秆制备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工艺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慧;刘小平;郭鹏;高瑞芳;王小芬;崔宗均;;复合菌系XDC-2分解未经化学处理的水稻秸秆[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金海洋;姚政;杨建军;蒋小华;查健生;;纤维素分解菌剂对水稻秸秆田间降解效果的影响[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薛佳红 通讯员 戴文华 汪唐锦;水稻秸秆“化身”育秧基质[N];嘉兴日报;2012年

2 记者 王庭君;兴化10万亩水稻秸秆旋耕还田[N];泰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杰;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郭建华;水稻秸秆生物碳的结构特征、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D];浙江大学;2014年

3 杨敏;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在稻田土壤中的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琦;高效降解水稻秸秆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降解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施小伟;内生细菌Pantoea ananatis Sd-1降解水稻秸秆性能与漆酶催化性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司梦莹;细菌—碱/尿素联合预处理水稻秸秆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4 杨帆;腐秆剂对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尧水红;干湿交替强度对旱地土壤结构形成及水稻秸秆分解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谭优;水稻秸秆阴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徐波;水稻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8 张蕾;转bar基因水稻秸秆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9 王哲;水稻秸秆不同工艺条件下发酵液作为底物的产絮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伟;水稻秸秆炭基缓释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33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33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