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膜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本文选题:残膜 + 土壤肥力 ; 参考:《中国农业科学》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探究残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明确产生危害的土壤残膜强度限值,为中国残膜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于2011—2015年在甘肃张掖设置0(CK)、150 kg·hm~(-2)(T1)、300 kg·hm~(-2)(T2)、450 kg·hm~(-2)(T3)以及600 kg·hm~(-2)(T4)残膜梯度试验,并测定不同残膜强度下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群落丰度以及土壤酶活性等关键指标。【结果】残膜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SOM)、全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有效磷(Olsen-P)的影响较大,随着残膜强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而SOM、TN、NO_3~--N以及Olsen-P显著降低(P0.05),NH_4~+-N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残膜强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增加,但高残膜强度(T3和T4)则会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MBC和MBN)及微生物群落丰度(吸光值平均变化率、丰富度、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Mc Intosh指数)(P0.05)。土壤酶活性随残膜强度的变化趋势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基本一致,残膜强度为300—450 kg·hm~(-2)时,土壤中α-葡萄糖苷酶(AG)、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素酶(CBH)、木聚糖酶(BXYL)以及几丁质酶(NAG)活性普遍较高,残膜强度为600 kg·hm~(-2)时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农田土壤中低量残膜存在下可通过保水作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丰富度,而当残膜强度超过450 kg·hm~(-2)时,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长期残膜作用下会降低土壤SOM、TN、NH_4~+-N、NO_3~--N以及Olsen-P含量,引起土壤养分退化。因此,对于中国地膜残膜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应加大残膜防治工作力度,降低残膜引起的土壤退化风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sidual film on soil nutrient content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determine the limit of soil residual film strength. [methods] from 2011 to 2015 in Zhangye, Gansu Province, 150 kg hm-2 (T1) and 300 kg hm-2 (T2) of 450kg hm-2 (T3) and 600kg hm-2 (T4) residual film gradient tests were set up in Zhangye, Gansu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5, 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were measured. [results] soil moisture, organic matter (SOM), total nitrogen (TN), ammonium nitrogen (NH4- N), nitrate nitrogen (NO3 N), available phosphorus (Olsen-P)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residual film,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sidual film strength, the soil water content, organic matter (SOM), total nitrogen (TN), ammonium nitrogen (NH4- N), nitrate nitrogen (NO3 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Olsen-P)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residual film. Soil water con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while SOMN TNNO3-N and Olsen-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NH4- 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Under low residual film intensity,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MBN) content increased, but high residual film strength (T3 and T4)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MBC and MB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bundance (absorptivity average change rate). Richness: Shannon index Simpson index and MC Intosh index (P0.05). The change trend of soil enzyme activity with residual film strength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 when the residual film strength was 300-450 kg hm ~ (-2). The activities of 伪 -glucosidase (AG), 尾 -glucosidase (BG), cellulase (CBH), xylanase (BXYL) and chitinase (nag) were generally high in soil. The soil enzyme activ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residual film intensity was 600 kg hm-2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esence of low residual film, the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and its richness can be improved by water retention, but when the residual film intensity exceeds 450 kg hm ~ (-2),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n be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the activity of soil enzym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soil nutrient degradation was caused by the effect of long-term residual film on soil SOMN, NH4 ~ -N, NO3 N and Olsen-P contents. Therefore, in China, the residual film pollution should be increas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soil degradation caused by residual film.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4)
【分类号】:S158;S1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建民;棉田残膜拣拾机工作部件和参数选择初步探讨[J];石河子农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2 王秀英;残膜污染及治理回收技术发展探讨[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5年02期
3 ;一种小型残膜回收机试作业成功[J];科技致富向导;2007年07期
4 王春耀;陈发;王学农;刘跃;马涛;;用UG对残膜滚筒部件进行运动学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专利市场[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年04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继红;;对新疆农田残膜污染与治理现状的思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志青;;治理“白色污染”大力推广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鲍柏洋;孙孝贵;刘文江;甘润伟;;新疆棉区残膜危害及其治理对策[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4 王序俭;曹肆林;;残膜污染的治理技术与装备[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5 张学军;吴成武;马少辉;王旭峰;;我国农田残膜污染治理装备的研究进展[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6 李继红;;对新疆农田残膜污染与治理现状的思考[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7 孟俊婷;魏守军;唐淑荣;褚平;侯爱玲;张瑶;;浅析残膜对棉田及棉花产品的危害与风险[A];中国棉花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毛树春;韩迎春;王国平;范正义;李小新;李亚兵;王香河;朱巧玲;;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2007年示范新进展——初见现代农业端倪,超高产新途径,,治理残膜新曙光[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梁玉玺;赵春祥;曹国军;于志承;陈树礼;;残膜回收机的研发 有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A];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10 霍丽丽;罗娟;侯书林;张东兴;;农田循环生产中玉米苗期残膜回收机的设计[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新昌;残膜污染几时休?[N];昌吉日报;2007年
2 李继红 作者为州农机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对我州农田残膜污染与治理现状的思考[N];昌吉日报;2007年
3 李行;冯志华代表建议 立规治理农田残膜污染[N];新疆日报(汉);2007年
4 记者 范春海;塔城市博孜达克农场:秋收过后收残膜[N];塔城报;2007年
5 勾贺明;棉田残膜机械回收好[N];天津日报;2008年
6 陈建生 戴开锦;二团设重奖鼓励职工清除残膜[N];兵团日报(汉);2008年
7 曲靖市烟草公司 朱树良 张庆刚 解燕 夏春雷;烟田残膜危害及治理[N];云南科技报;2008年
8 王玉堂;残膜留田间 作物要减产[N];陕西科技报;2009年
9 通讯员 郑春桥;承包地残膜拾净率达到98%[N];兵团日报(汉);2010年
10 陶万财;丰收入眼 莫忘搂除残膜[N];山西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建华;垄作残膜捡拾及脱卸装置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张学军;残膜分离与输送装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海涛;棉田残膜回收机械化工程综合效益分析与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2 朱豪杰;指盘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炳发;秋季卷膜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4 穆道欢;弹齿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吉兵;旋耕残膜回收复式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艳彬;旋转弹齿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7 李勇;马铃薯挖掘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赵磊;风—筛式土壤残膜分离装置内气—固流场试验与分析[D];塔里木大学;2016年
9 李俊宝;加强筋残膜回收机设计与试验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6年
10 任萍;立秆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86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08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