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黔北浒洋水侵蚀性次降雨对地表径流产沙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22 10:56
【摘要】:为研究黔北小流域侵蚀性降雨与产沙的关系,以遵义浒洋水水土保持监测站2009—2012年降雨实测资料为基础,在4个径流小区各28场降雨的降雨量、降雨强度、最大30 min雨强、降雨侵蚀模数等数据统计的基础上,采用次降雨侵蚀力、覆盖度的回归模型及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浒洋水小流域的次降雨径流侵蚀产沙规律。结果表明:流域内5—7月份总径流量、总产沙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64.05%和62.62%。当次降雨侵蚀力20,降雨侵蚀模数与降雨侵蚀力呈幂函数正相关关系,降雨侵蚀模数与覆盖度呈二次函数负相关关系;当降雨侵蚀力20,降雨侵蚀模数与降雨侵蚀力呈一次函数正相关关系,降雨侵蚀模数与覆盖度呈幂函数负相关关系。通过二元非线性回归,建立并验证次降雨侵蚀力、覆盖度与降雨侵蚀模数之间的适用公式。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osive rainfall and sediment yield in a small watershed in northern Guizhou, based on the observed rainfall data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station of Huyang in Zunyi from 2009 to 2012, the rainfall intensity and rainfall intensity of 28 rainfall events in each of the four runoff plots were studied, and the maximum rainfall intensity was 30 min.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rainfall erosion modulus and other data, the regression model of secondary rainfall erosivity and coverage and the multivariate non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unoff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law of Huyang small waters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in May to July accounted for 64.05% and 62.62% of the whole year respectively. When rainfall erosivity is 20, rainfall erosion modulu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erosivity, and rainfall erosion modulu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verage. When rainfall erosivity is 20, rainfall erosion modulu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infall erosivity, and rainfall erosion modulu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verage. By means of binary nonlinear regression, the applicable formulas between rainfall erosivity, coverage and rainfall erosion modulus are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基金】:贵州省喀斯特生态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站项目(黔教研合JYSZ字[2014]003)资助 贵州省水利厅水利科技经费项目(KT201311)资助;贵州省水利厅水利科技经费项目(KT201202)资助
【分类号】:S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美丽;张虹鸥;杨宪杰;;广东省主要站点降雨侵蚀力时间分布规律研究[J];热带地理;2007年02期

2 张有全;宫辉力;赵文吉;李小娟;;北京市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与特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7年05期

3 缪驰远;徐霞;魏欣;曾宪勤;;重庆市主城区降雨侵蚀力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7年04期

4 程艳;李柄花;此里能布;和寿芳;彭文启;;洱海弥苴河流域降雨侵蚀力特征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06期

5 于泳;高强;高华斌;;湖北省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初步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3期

6 马良;姜广辉;左长清;邱国玉;霍荟阁;;江西省50余年来降雨侵蚀力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7 罗健;胡耀国;荣艳淑;廖义善;;近48年广东省降雨侵蚀力的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010年04期

8 刘斌涛;陶和平;宋春风;郭兵;史展;;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05期

9 汪言在;苟诗薇;张述林;;三峡库区(重庆段)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3期

10 刘斌涛;陶和平;宋春风;郭兵;史展;;基于重心模型的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年内变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一平;何云玲;杨根灿;;昆—曼国际大通道滇南段森林对降雨侵蚀力减缓效应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洪鹄;张平仓;刘宪春;;长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特征[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赵文武;傅伯杰;陈利顶;张秋菊;吕一河;;用降雨量估算月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研究——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双瑞;双书东;李志华;;风化片麻岩强度侵蚀区侵蚀性降雨分析与降雨侵蚀力R值的确定[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灵;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降雨侵蚀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2 王亚楠;近30年东北地区降雨侵蚀环境的时空演变及降雨侵蚀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燕玲;黑龙江省降雨侵蚀力的变化规律[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胡续礼;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中降雨侵蚀力因子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5 王明晓;三峡库区降雨侵蚀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璐;江苏省降雨侵蚀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勇志;鄂西北房县降雨侵蚀力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8 王彦伟;降雨与沉积层理的耦合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晖;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降水分布研究及对侵蚀力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卢喜平;紫色土丘陵区降雨侵蚀力模拟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37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137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a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